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谈历史感——从陈红旗的《经典性的缺失和意义的祛蔽》谈起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首先我要对陈红旗先生表示一个歉意。想说说这个事儿,即如何看待那个时间段的中国文学,非自今日始,只是前赶后错,把陈先生的文章当了说话的由头,而为了把事情说得明白些,有些话就不免说得重一些,但如果我想得不错,陈先生很可能只是一位上路不久的新手,这就有点儿不厚道了。所以先道个歉。
作者
陈冲
机构地区
河北省作家协会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7-201,共5页
关键词
陈红
经典性
历史感
意义
中国文学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1
刘纳.
也谈晚清和“五四”[J]
.社会科学研究,2009(2):37-41.
被引量:3
2
俞可平.你不找政治,政治也会找上门来[N].邯郸晚报,2008-03-01.
被引量:1
3
张贤亮,和歌.
最具永恒价值的是人间烟火[J]
.黄河文学,2011(1):4-15.
被引量:1
4
牛志强.
也谈“文革文学”[J]
.文学自由谈,1989(2):37-39.
被引量:1
5
陈红旗.
经典性的缺失和意义的祛蔽——论新时期文学第一个十年[J]
.小说评论,2011(4):4-9.
被引量:3
6
刘纳.
新文学何以为“新”——兼谈新文学的开端[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5):1-14.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陈红旗.
学人的“历史感”与新时期文学的“发难”问题及其他——兼与陈冲先生商榷[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9(2):11-17.
1
陈红.
标题日记[J]
.牡丹,1997,0(1):19-28.
2
马亚伟.
善良就在细节里[J]
.情感读本,2016,0(7S):62-62.
3
李少咏.
灵魂拓荒与男权话语的消解——读陈红中篇小说《标题日记》[J]
.牡丹,1998,0(4):76-79.
4
王祖文.
浅谈陈红旗岜沙系列油画作品[J]
.美术教育研究,2016(13):13-13.
5
李保平.
有一种小说叫诗歌[J]
.湖南文学,2012,0(9X):41-43.
6
廖东明,东城.
太阳升起[J]
.太湖,2012,0(5):87-92.
7
周习.
824信箱[J]
.时代文学,2016,0(7):134-145.
8
程思良.
常回家看看[J]
.杂文月刊(文摘版),2010,0(8):61-61.
9
王廷河.
回家[J]
.河南税务,2002,0(5):51-51.
10
刘畅.
陈红:最怕玷污奶奶的声各[J]
.党建文汇(下半月),2013(9):9-9.
小说评论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