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涿鹿县葡萄主要病害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涿鹿县葡萄主要病害的发病症状,包括葡萄白腐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炭疽病、葡萄褐斑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该县葡萄种植中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
董建新
机构地区
河北省涿鹿县农业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180-181,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葡萄白腐病
葡萄霜霉病
葡萄炭疽病
葡萄褐斑病
发病症状
防治措施
河北涿鹿
分类号
S436.63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薛德乾.
近年来葡萄白腐病重发原因及其防治对策[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8):114-115.
被引量:4
2
金立平,胡新胜.
400g/L氟硅唑乳油防治葡萄白腐病试验[J]
.河北果树,2011(5):46-46.
被引量:2
3
董阳辉,徐佩娟,王艺平,钱剑锐,何铁海,朱朝磊,陈宝忠,王洪兴,张建萍.
葡萄白腐病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2):107-110.
被引量:11
4
孙亚萍,徐兆波.
多功能可降解液态地膜在葡萄白腐病防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182-182.
被引量:4
5
王海燕,郭素云.
河南省葡萄炭疽病和霜霉病年发生规律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1999,28(1):30-32.
被引量:3
6
吴丽容.
福安市葡萄霜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8):211-211.
被引量:1
7
武龙,肖卫华,崔向红,邱卫华,冯飞.
电位水用于防治葡萄炭疽病的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5,34(1):56-57.
被引量:3
8
王永志,高九思,黄蓓蓓,王婕,王红艳.
豫西地区葡萄褐斑病暴发为害原因及应对策略[J]
.现代农业科技,2007(9):95-9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温秀云.
葡萄炭疽病防治的理论依据及其防治措施[J]
.葡萄栽培与酿酒,1996(1):38-38.
被引量:2
2
李延山.
滁菊褐斑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5(11):33-33.
被引量:2
3
青岛市研制多功能可降解液态地膜替代塑料地膜[J]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5(10):18-18.
被引量:2
4
张子倩,胡俊义.
多功能可降解液态地膜在青岛问世[J]
.农业知识(增收致富),2005(12):8-8.
被引量:3
5
孙亚萍,徐兆波,于兆兹,崔汉亮.
多功能可降解液态地膜在花生生产的实际应用研究[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24(3):55-57.
被引量:5
6
刘培德.日本对葡萄炭疽病的研究进展[J].葡萄科技,1997,(3):33-35.
被引量:1
7
温秀云.葡萄炭疽病发生规律与防治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1983,(1):40-43.
被引量:2
8
齐滕司郎.葡萄炭疽病的综合防治(译文)(日)[J].葡萄栽培与酿酒,1988,(2):42-46.
被引量:1
9
野口保弘.葡萄霜霉病的初期发病和气象条件[J].日本植物病理学会会报,1986,52(1):106-106.
被引量:1
10
浙江农大.果树病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1
1
王芳芳,马光,梁平,崔文宁,翟硕莉,梁魁景,于占晶,李月英.
蒙古黄芪内生细菌对果树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初探[J]
.东北农业科学,2023,48(3):44-47.
2
齐慧霞,吴学仁,齐永顺,李双民.
不同酒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4):250-253.
被引量:8
3
张庆伟.
葡萄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J]
.种业导刊,2008(7):28-28.
被引量:3
4
梁春浩,刘长远,苗则彦,黄玉茜,赵奎华.
几种杀菌剂及混剂对葡萄褐斑病的生物活性测定[J]
.农药,2009,48(1):66-68.
被引量:9
5
李斌,张月华,吴玉根,朱屹锋.
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防治葡萄白腐病药效试验[J]
.南方园艺,2013,24(2):15-15.
被引量:2
6
王英姿,张伟,赵明,刘学卿.
葡萄白腐病菌菌丝生长与产孢条件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828-4829.
被引量:1
7
刘梅,张玮,周莹,严红,乔广行,黄金宝.
葡萄炭疽病研究进展[J]
.中国植保导刊,2014,34(1):29-33.
被引量:12
8
韩俊华,陈大欢,黄继翔.
响应曲面法优化多粘类芽孢杆菌HT16产生抗菌蛋白的培养基[J]
.食品工业科技,2014,35(13):262-265.
被引量:6
9
蔡欣楠,李兴红,胡盼,李红,叶熙萌,董杨,魏艳敏.
几种杀菌剂和拮抗菌对葡萄白腐病的室内防治试验[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6):295-298.
被引量:10
10
田梅金,周春涛.
云南蒙自地区葡萄白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10):169-170.
1
占仕发.
葡萄褐斑病综合防治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15,46(11):41-42.
被引量:1
2
刘晓菊.
葡萄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J]
.北方园艺,2010(1):190-191.
被引量:5
3
刘吉祥.
葡萄褐斑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5,35(6):148-148.
被引量:4
4
王永崇.
作物病虫害分类介绍及其防治图谱--葡萄褐斑病及其防治图谱[J]
.农药市场信息,2016,0(9):71-71.
5
梁春浩,于舒怡,李海春,臧超群,赵奎华,刘长远.
沈阳地区葡萄褐斑病流行规律初步研究[J]
.植物保护,2014,40(6):126-130.
被引量:2
6
吴南荣,石文彬.
葡萄褐斑病的防治[J]
.农家之友,2009(2):43-43.
被引量:3
7
肖东.
冬防果树病虫害[J]
.农村实用技术,1999,0(6):18-18.
8
王永志,高九思,黄蓓蓓,王婕,王红艳.
豫西地区葡萄褐斑病暴发为害原因及应对策略[J]
.现代农业科技,2007(9):95-96.
被引量:3
9
李国军,王耀树,巩淑贤,张国利.
辽西地区雨季葡萄病害防治技术[J]
.北方果树,2007(2):75-76.
10
王桂花,李岗涛.
葡萄黑痘病褐斑病的识别与防治[J]
.西北园艺(果树),2010(1):51-51.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