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联合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能够建立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联合发展体系,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分别讨论了产业集群和学科集群以及产业集群和学科集群联合发展的内涵;接着,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联合发展的特征;最后,提出了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联合发展策略。
作者
孙育新
机构地区
黑龙江大学财务处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6,共3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关键词
学科集群
产业集群
高校
联合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5
1
罗建锋,刘毅.
高校企业产学研结合机制分析——以广东省部产学研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20):100-102.
被引量:10
2
霍妍,王幼芳,姜文达.
基于成果转化的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策略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12):224-226.
被引量:14
3
唐孝云,李业川,杨帆,温勇斌.
产学研合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5):101-103.
被引量:15
4
孙福全,王伟光,陈宝明等著..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32.
5
朱秀灵,戴清源,季长路.
影响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2):18-19.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陈云.
高校科技产业化的合作模式分析[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z1):126-128.
被引量:3
2
蒋菲,李晓,王晓宇.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评述[J]
.现代企业教育,2006(20):96-97.
被引量:5
3
嵇忆虹,吴伟,朱庆华.
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方式分析[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1):36-38.
被引量:35
4
周静珍,万玉刚,高静.
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3):70-72.
被引量:54
5
王雪原,王宏起,刘丽萍.
产学研联盟运行机制分析[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3):71-73.
被引量:20
6
林晶晶,周国华.
企业-大学合作中的知识转移机制研究——以某转制院所实施项目管理模式为例[J]
.中国软科学,2006(3):139-144.
被引量:28
7
杨丹.
产学研结合在促进产业升级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
.集团经济研究,2007(01X):190-190.
被引量:7
8
陈培樗,屠梅曾.
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6):37-39.
被引量:52
9
构建高校科技产业化服务体系[EB/OL]http://www.wenkoo.cn/wendang/soujjan-gaoxiao.
被引量:1
10
周济.
以服务为宗旨 在贡献中发展——论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道路[J]
.中国高等教育,2007(15):4-7.
被引量:53
共引文献
38
1
贾旭光,宋卫,包晓红.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现状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149-149.
被引量:3
2
王艳丽,薛耀文.
基于企业视角的促进校企合作效果的实证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10,28(7):1082-1087.
被引量:29
3
胡华科,郑春燕,熊永柱.
产学研合作与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
.嘉应学院学报,2010,28(8):75-78.
被引量:7
4
罗建锋,刘毅.
高校企业产学研结合机制分析——以广东省部产学研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20):100-102.
被引量:10
5
杨风.
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动力与合作模式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3):92-95.
被引量:14
6
李玉清.
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问题及对策[J]
.技术与市场,2012,19(2):69-70.
被引量:6
7
简兆权,郑雪云.
弥补创新的中间断层——以华南理工大学工研院为例[J]
.管理工程学报,2011,25(4):178-185.
被引量:5
8
刘敏,曹衷阳.
大学与企业R&D合作技术溢出研究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2):156-160.
被引量:1
9
祝传林,郑丽霞.
石油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
.企业文化(中),2012(6):90-92.
10
钱丹,刘和东.
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4):100-103.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55
1
黎友焕,钟季良.
国内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评述——内涵、运行机制与绩效[J]
.经济研究导刊,2020,0(2):55-60.
被引量:5
2
刘丽莉.
评价指标选取方法研究[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22(1):134-136.
被引量:29
3
黄亲国.
大学科技园与大学学科建设[J]
.教育研究,2006,27(5):41-45.
被引量:11
4
常建娥,蒋太立.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29(1):153-156.
被引量:604
5
邓聚龙.灰理论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83
6
万力维.控制与分等:大学学科制度的权力逻辑[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3.
被引量:5
7
产业集群--百度百科[EB/OL].2010-12-20 http://baike.baidu.com/view/30918.htm.
被引量:1
8
YAGER. R. R. On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aggregation operators in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J]. IEEE Transaction on Systems&man and cybernetics, 1988(18): 183-190.
被引量:1
9
刘桂云,姚本先.
论科技创新与高校学科建设[J]
.中国科技论坛,2007(11):25-28.
被引量:16
10
储召生.寻找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力点"[N].中国教育报,2011-04-1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
1
杨道现.
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3):132-136.
被引量:16
2
刘传哲,王玮,赵树权,郭晓晓.
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协同创新评价体系及反馈机制的构建[J]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4):72-76.
被引量:7
3
张曼平,和俊民,杨鸽.
以学科建设为引领 加快创新型河南建设[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6):41-45.
被引量:2
4
远亚丽.
湖州市高校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策略分析[J]
.文教资料,2015(12):84-85.
5
张丽叶.
河南省农业类高校学科集群发展研究[J]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17,30(2):74-77.
6
李玲,陈政.
基于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互动的地方高校政产学研用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途径探究[J]
.长沙大学学报,2020,34(1):154-160.
被引量:5
7
许文苹.
政用产学研协同育人O2O平台模式及其联动机制研究[J]
.未来与发展,2022,46(8):45-5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刘海涛.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产业类学科群建设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3(46):197-198.
被引量:1
2
丁洪.
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中国高校科技,2013(11):41-43.
被引量:6
3
郭志达,华菊翠,李学伟.
辽宁高校特色学科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13(11):20-24.
被引量:4
4
刘传哲,乔路.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互动机制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75-78.
被引量:4
5
谢卫红,王田绘,朱艳.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4,34(5):1-5.
被引量:8
6
苏一凡,朱少强,谢卫红.
广州地区高校间科技创新合作现状探讨——基于2012年合著论文的计量图谱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4,34(6):90-95.
被引量:14
7
谢卫红,陈新,戴青云,王田绘.
广东工业大学IC基地协同创新运行模式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8):96-102.
被引量:3
8
杨文,吴雅瑜.
福建省林产加工业技术创新协同度的实证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173-177.
9
张琼予.
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J]
.延边党校学报,2015,31(1):59-61.
被引量:2
10
叶明欢,杨亦民.
关于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文献综述[J]
.经济研究导刊,2015(9):115-117.
1
于锐平.
高校科研联合发展的新趋势[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6,15(2):143-145.
被引量:2
2
杨作龙.
地方高校联合发展理论探讨[J]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7(6):92-93.
3
朱志红,薛大维,任秀梅.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现状及提升策略[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24):110-110.
4
王绍海.
我国高等教育横向联合的特点和趋势[J]
.江苏高教,1989(5):43-46.
5
刘传哲,唐安宝,刁心柯.
江苏省学科集群形成机制探析[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66-69.
被引量:3
6
马云俊,张爱邦.
高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原理与机制[J]
.经济研究导刊,2015(3):227-228.
7
孙弘安.
革命老区高校服务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以赣南师范学院为例[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4,24(6):97-101.
8
闫梅.
自身做强 联合做大 共同发展——“总校加分校”发展模式的认识与实践[J]
.宁夏教育,2010(5):27-28.
9
毕孔彰.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联合发展 建立教育科技新体制[J]
.中国地质教育,1994,3(4):14-16.
10
赵丽洲,李平,孙铁.
学科集群对接产业集群的嵌入机理及策略——基于学科链嵌入产业链的视角[J]
.现代教育管理,2014(12):21-25.
被引量:7
中国成人教育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