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媒体:公共危机舆情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媒体迅猛发展对公共危机舆情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新媒体为舆情监测带来了便利,为疏导民怨提供了平台,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条件。新媒体也对舆情引导意识、把关人素质和媒体管理机制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者
宋振文
机构地区
湖南科技学院人事处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95-199,共5页
Academic Forum
关键词
新媒体
公共危机
舆情引导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84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77
参考文献
5
1
手机市场:全国手机用户总数2010年9月底达到8.3亿[ EB/OL ] .http://mobile.thethirdmedia.com/Article/20101 O/ show257155c68pl.html,2010-10-22.
被引量:1
2
截止2010年三季度活跃手机QQ用户1.32亿,活跃QQ用户6.36亿[ EB/OL ] .http://www.wlfww.com, 2011-01 -28.
被引量:1
3
任文.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是不争的事实[N].人民日报.2010-10-26.
被引量:1
4
周万里.
和谐社会视角下亲民政府建设路径探析[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8(6):106-110.
被引量:3
5
宋振文著..电视传播价值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271.
二级参考文献
5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http://www.sina.com.cn.2007.10.24.
被引量:2
2
胡锦涛.在全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R/OL].http://www.people.com.cn.2010.4.7.
被引量:1
3
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4.
被引量:1
4
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答记者问[R/OL].http://www.xinhuanet.com.2010.3.14.
被引量:1
5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02.
被引量:183
共引文献
2
1
彭清燕.
社会矛盾化解的法哲学分析[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5):13-17.
被引量:5
2
刘建军,王彦莉.
政治思潮对政治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2):26-3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84
1
李昌祖.
论社会舆情的汇集与干预机制[J]
.社会科学,2007(9):74-81.
被引量:16
2
罗月领.
新媒体时代提高政策传播效果的策略[J]
.新闻与写作,2014(1):51-53.
被引量:15
3
巫明川,郭宝林.
校园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管理及应对策略——基于大学生手机上网视域[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12):7-8.
被引量:10
4
陈少卫,徐殿.
试论网络舆情分析在地方政府公关危机管理的应用[J]
.消费导刊,2009,0(19):149-149.
被引量:5
5
廖为建,李莉.
美国现代危机传播研究及其借鉴意义[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8):18-23.
被引量:97
6
王民忠,石新明.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初探[J]
.思想教育研究,2005(6):34-35.
被引量:30
7
王秀军,叶克冬,李伍峰,丁士,王志强,高岸明,陆彩荣.
充分重视新媒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和影响[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1):35-38.
被引量:11
8
付俊文,赵红.
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8(2):16-21.
被引量:194
9
刘云,卢兴华,卢海星.
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12):1753-1755.
被引量:11
10
陈波.
谈社会舆情预警机制[J]
.行政与法,2006(10):3-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6
1
陈阿娜.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舆论引导[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6):104-108.
被引量:36
2
肖薇薇.
新媒体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策略研究[J]
.商情,2013(28):165-165.
3
关晓菲,刘寒娥.
边疆民族地区热点舆情事件中的媒体舆论影响力分析[J]
.新闻论坛,2014,28(2):19-21.
4
宋翎丹.
大数据背景下的新媒体发展[J]
.消费电子,2014(8):223-223.
被引量:1
5
徐琴.
我国舆情管理研究及相关文献综述[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1):62-67.
被引量:1
6
刘毅,李桂凤.
融媒时代网络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J]
.青年记者,2015(14):63-64.
7
郎捷.
新媒体视阈下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路径探析[J]
.才智,2012,0(28):205-205.
8
田华.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新媒体的运用[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3):108-110.
9
邱燕.
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J]
.高教学刊,2016,2(9):210-211.
被引量:5
10
李礼.
网络舆情的生成机理与政府善治[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75-80.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77
1
顾洁,高雨薇.
协同治理视角下网络舆情治理主体信息传播特征分析——以“爱奇艺倒奶视频事件”为例[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2(5):50-66.
被引量:2
2
段继燕,陈恺盛,丁立波.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区域管理机制探究[J]
.现代交际,2020(14):10-11.
3
修丽萍,吴晓凯,潘诚耀.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突发事件处理对策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5):172-173.
4
颜倩.
新媒体时代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机制初探[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8):121-122.
被引量:4
5
袁健,黄娇娇,汤先萍.
新疆高校大学生舆情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黑河学刊,2014(1):160-162.
被引量:1
6
郭燕,王启浩,王志兵.
微博传播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建设研究[J]
.学理论,2014(6):247-248.
7
徐正中,徐明磊,李会勋.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角色探析[J]
.时代教育,2014(11):1-2.
被引量:1
8
李瑞雪,汪结明.
高校突发事件及其舆情传播特点分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6):111-112.
9
刘立波.
高校不稳定事件的新媒体舆情引导机制研究[J]
.重庆高教研究,2014,2(6):31-35.
被引量:20
10
于晨,郑凌冰,王维民.
基于“微时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点的高校学生工作对策[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0(6):815-817.
被引量:2
1
李巧玲.
浅析电视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J]
.新闻世界,2016(12):9-10.
被引量:4
2
侯宏卫.
增强引导意识 提高服务功能:对农村节目的一点思考[J]
.新闻世界,2000(6):19-20.
3
黄立敏.
贴近大众 引导大众——我看《社会传真》[J]
.声屏世界,1997,0(2):18-19.
4
钱芳.
主持人节目利弊谈[J]
.新闻前哨,1999,0(11):30-31.
5
胡杏天.
选题策划与文化建构[J]
.中国出版,1998(5):23-23.
6
邵竹畔,杜祖基.
寻找最佳结合点[J]
.新闻战线,2004(4):21-22.
7
李云.
新闻编辑的社会管理职责浅探[J]
.领导科学论坛,2013(7):32-33.
被引量:2
8
邹淑芳,王征球.
把握新闻信息内核 增强舆论引导实效[J]
.声屏世界,2008(10):20-21.
9
张雪晴.
论疏导民情与新闻宣传工作者的使命[J]
.新闻世界,2009(2):108-108.
10
张桂芳.
从“把关意识”到“引导意识”[J]
.新闻传播,2010(9):37-37.
被引量:1
学术论坛
2011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