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与理解──架起英语认知学习的桥梁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8-29,共2页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
1冯立新.隐喻的认知语用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145-149. 被引量:3
-
2李莉,刘琴.从关联理论视角看隐喻[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6,22(5):57-60.
-
3林荔凡.反语语用策略与认知语境顺应性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65-67. 被引量:2
-
4蓝国兴.商务英语中隐喻的识别与理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5):85-86.
-
5周立军.心智模式与知识创造——一个认知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2):227-229. 被引量:9
-
6谢少万.顺应理论与人工智能[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B06):104-106. 被引量:1
-
7马永峰.试析英语反语的本质及其生成条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20(5):98-99.
-
8刘正光.反语理论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5(4):16-20. 被引量:36
-
9茅于燕.打开一个新世界[J].读书,1990,0(5):85-87. 被引量:1
-
10牟慧玲,蒋宏.上海媒体与国外媒体科技传播的比较与启示[J].新闻界,2007(2):19-21.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