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互动理论对民族村寨发展的思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社会学符号互动的理论出发,探讨了在社会急剧变迁的背景之下,处于相对闭塞状态的民族村寨如何与外界进行互动,并如何在互动中寻求自身发展的契机。
作者
刘建琳
机构地区
云南大学
出处
《西安社会科学》
2011年第6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符号互动理论
民族地区
民族交往
分类号
F592.773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47.
2
何明.圣歌中的芭蕉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被引量:1
3
宋涛.
改革开放前西南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变革及其特征[J]
.桂海论丛,2004,20(6):68-70.
被引量:4
4
乌九吉.
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社会转型[J]
.贵州民族研究,2008,28(3):12-16.
被引量:3
5
张跃,何明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农村30年变迁 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709.
6
何明.《圣歌中的芭蕉箐》,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第6页.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72页.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4
1
李仲先.
攀枝花少数民族地区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发展阶段[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26(1):12-17.
被引量:2
2
李仲先.
少数民族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以四川省攀枝花市少数民族社会转型为例[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3):70-74.
被引量:2
3
李仲先.
彝族俚濮支系近现代生活方式变迁——以攀枝花为例[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27(2):29-33.
被引量:3
4
祖力亚提.司马义.
以现代文化引领新疆现代化进程[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0(5):119-122.
被引量:3
1
白辰.
关于“加强民族交往,增进民族关系”的调查报告[J]
.商,2013(1):165-165.
2
孙羽佳.
乡村旅游视野下的旅游影响研究[J]
.丝绸之路,2015,0(4):55-56.
3
车探来.
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交通合作和发展[J]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4):19-24.
被引量:6
4
程露露.
基于供应链及港城互动理论的无水港功能分析[J]
.经营与管理,2013(4):88-89.
被引量:1
5
乾伦,杨青.
天全:汉藏文化的接点[J]
.中国西部,2006(5):34-41.
6
徐鑫,徐红.
房地产广告创新中象征性互动理论的应用研究[J]
.明日风尚,2016,0(22):105-106.
7
姜亚岚.
从传播学视角透析奥巴马之胜[J]
.知识经济,2009(6):177-178.
8
刘海玲.
英国殖民与印度软件业[J]
.经济研究导刊,2009(10):158-159.
9
Pierre L.Van den Berghe,Charles F.Keyes,徐赣丽.
旅游和民族性的再创造[J]
.民俗研究,2006(1):129-136.
被引量:6
10
孙先民.
发刊词[J]
.黑河学院学报,2010,1(1).
西安社会科学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