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吴士文教授的修辞研究成果述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八十年代,中国修辞学的天空,群星璀灿,色彩纷呈.吴士文教授就是“群星”中最令人瞩目者之一.短短十年中,吴教授奉献给我国修辞学界七部不同角度的著作,其中专著三种:《修辞讲话》(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修辞格论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修辞新探》(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主编或联合主编著作四种:《现代汉语修辞学》
作者
李玉琂
王振纲
机构地区
中国修辞学会
丹东市政协
出处
《云梦学刊》
1993年第1期81-84,共4页
Journal of Yunmeng
关键词
吴士文
修辞研究
汉语修辞学
吴教授
修辞语法学
甘肃人民出版社
吉林教育出版社
辞规
语法修辞
现代修辞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王希杰.
吴士文和他的修辞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89,7(4):84-89.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
1
宗廷虎.
用生命之火点燃中国修辞学的繁荣——纪念吴士文先生诞辰80周年[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117-121.
被引量:2
2
张万有.
吴士文先生对中国修辞学的贡献[J]
.修辞学习,2000(5):78-79.
3
董仁.
吴士文修辞学的创新思想探究[J]
.修辞学习,2006(5):70-72.
被引量:1
1
姚亚平.
中国修辞学的困境与任务[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20(3):37-40.
被引量:2
2
陈全.
关于对“通感”修辞方法的认识[J]
.秘书工作,2004(11):35-35.
3
齐沪扬.
革新:修辞学完成科学化的必由之路[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3(3):103-109.
被引量:2
4
胡裕树.
《修辞·语法·文章》序言[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18(3):65-67.
5
徐炳昌.
论篇章的修辞[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1):65-69.
6
晓洲.
“词组的缩减和凝结”教学琐谈[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3(2):73-76.
7
唐啟运.
汉语修辞学的过去和现在[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2):59-67.
8
《宣化冈志》出版[J]
.回族研究,2006(1):168-168.
9
李维琦.
修辞学研究的反思和探索[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17(2):77-80.
被引量:1
10
哲军.
《现代汉语修辞学》出版[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9(1):47-47.
云梦学刊
199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