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科学研究》
1994年第2期24-26,7,共4页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3
-
1罗建勤.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3):103-105. 被引量:15
-
2刘秋梅.论中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效[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6):76-80. 被引量:5
-
3周峰.试论中小学的社会实践教育──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J].广东教育(综合版),1999,0(5):18-20. 被引量:1
-
4闵行区实验小学<社会实践>课题组,戴霆钧.小学社会实践课整体设计方案[J].上海教育,1994,0(Z2):24-26. 被引量:1
-
5程方平.建议创设中小学社会实践课[J].教师之友,2002(3):22-25. 被引量:1
-
6兰广宇.学区: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舞台[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2):35-36. 被引量:2
-
7唐海燕.试论中学社会实践课程的德育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2):75-77. 被引量:4
-
8王燕.有效实施中学生社会实践的三个措施[J].现代教学,2007(10):43-44. 被引量:2
-
9朱佳生,孙绍荣.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J].上海高教研究,1997,17(11):37-41. 被引量:8
-
10朱洪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人生即远足——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人生远足”教育活动纪实[J].思想理论教育,2008(12):26-38. 被引量:1
-
1赵临龙.基于“智力”服务的应用型高校服务社会的实践——以参与《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讨论修改为例[J].赤子,2016(18):155-156.
-
2张伟.高校学生成才教育的改革与实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3(2):33-36.
-
3苏智先.多方位服务新农村建设 在贡献中求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7(19):47-48. 被引量:3
-
4李长贵,牛海生.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引导与管理[J].煤炭高等教育,1994,12(3):97-98.
-
5邓敏,王琛,詹焰棋.新时期大学生创业障碍分析及出路探索 基于对长沙市9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0,0(10):81-84. 被引量:1
-
6杨彦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新课程(小学),2016,0(2):24-24.
-
7陈浣苹.关于俄语基础课教学中的智力开发问题[J].中国俄语教学,1986,5(6):7-10.
-
8北京市海淀区整合开发高端人才资源[J].党建研究,2010(1):63-63.
-
9阳军.开放性教学管理模式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创新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2(19):153-154.
-
10武贵龙.高等学校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5(1):90-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