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古生物学向何处去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古生物学当前面临着两个危机。第一,当代地球科学前沿正在向地球系统中的各圈层相互作用方向转移。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其它学科交叉渗透,并共同服务于上述前沿的程度。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古生物学(Palaeontology)或分类古生物学,需要尽快找到一条学科开拓、创新。
作者
殷鸿福
机构地区
中科院
出处
《中国地质教育》
1994年第3期48-49,共2页
Chinese Geolog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生物地质学
地球系统
科学前沿
圈层
学科交叉渗透
地质时期
地球演化
新灾变论
叠覆律
行星地质学
分类号
Q91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4
1
李学杰,陈芳,陈超云,郭华.
南海西部浮游有孔虫含量与水深关系定量研究[J]
.古地理学报,2004,6(4):442-447.
被引量:22
2
殷鸿福.
生物地质学[J]
.地球科学进展,1994,9(6):79-82.
被引量:9
3
张松林,严幼因.
床板珊瑚形珊瑚自动鉴定方法[J]
.古生物学报,1995,34(1):119-127.
被引量:1
4
徐涵秋,郭雯.
古生物化石微机鉴定的新进展[J]
.地质论评,1990,36(4):370-375.
被引量:1
5
谢树成,龚一鸣,童金南,史晓颖,赖旭龙,Z.Q.Chen,冯庆来,王红梅,杜远生,王永标,颜佳新,张克信,殷鸿福.
从古生物学到地球生物学的跨越[J]
.科学通报,2006,51(19):2327-2336.
被引量:30
6
沙金庚.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对古生物学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J]
.中国科学基金,2006,20(6):342-344.
被引量:2
7
Tyler Volk.Seeing Deeper into Gaia Theory[J]. Climatic Change . 2003 (1-2)
被引量:1
8
Leakey,R,Lewin,R.The Sixth Extinction,Biodiversity and its Survival. . 1996
被引量:1
9
AD Barnosky,N Matzke,S Tomiya,GOU Wogan,B Swartz,TB Quental,C Marshall.Has the Earth’s sixth mass extinction already arrived?. Nature . 2011
被引量:1
10
Du,Y.S,Tong,J.N.An introduction to Paleontology and Historical Geology. . 200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童金南,殷鸿福,江海水.
古生物学教育需要与时俱进[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37(S2):7-13.
被引量:11
2
殷鸿福.
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几点体会[J]
.中国地质教育,2009,18(2):29-32.
3
熊连桥,李建平,谢晓军,岳翔,呼和,方培岳,白海强,张东.
基于两级分段式算法的卷积神经网络的浮游有孔虫自动鉴定[J]
.古生物学报,2021,60(4):616-623.
4
谢树成,朱宗敏,宋海军,孙亚东,沈俊,楚道亮,刘邓,罗根明.
传统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危机与应对:以古生物学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4(9):1-7.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张立军.
“因校制宜、与时俱进”推进《古生物地层学》课程教学改革[J]
.教育教学论坛,2014(9):27-29.
被引量:7
2
张立军,王敏.
用地质时间概念贯穿“古生物地层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J]
.中国地质教育,2016,25(2):32-35.
被引量:3
3
庞艳春.
分组比赛在高校古生物学实验课中的应用——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6):44-46.
被引量:3
4
林志成,段江,郭欣.
地球科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以“古生物地史学”课程为例[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02-104.
被引量:7
5
王海洲,朱才伐,张紫东.
古生物学教学国际化改革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20(6):109-110.
被引量:3
6
史骁,王旖旎,李宁.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古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23):122-124.
7
席党鹏.
新形势下《古生物学》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和探索[J]
.高教学刊,2021(5):121-124.
被引量:1
8
段晓瑜,聂馥玲.
论我国早期地学家群体的师承关系[J]
.安顺学院学报,2021,23(2):120-124.
9
周敏,郭艳军,崔莹,熊文涛,张进江.
虚拟仿真技术在古生态场景重建中应用的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6):142-146.
被引量:6
10
黄程.
新形势下石油类高校“古生物学与地层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
.中国地质教育,2023,32(2):105-111.
被引量:2
1
殷鸿福.
生物地质学[J]
.地球科学进展,1994,9(6):79-82.
被引量:9
2
尹国胜.
植物与人类生活[J]
.北京农业(下旬刊),2014(A02):224-225.
被引量:2
3
王士平.
新灾变论再受关注[J]
.科技文萃,2000(5):103-105.
被引量:1
4
周俊.
生物活动的地质作用与地质学[J]
.化石,1994,3(3):20-22.
被引量:1
5
美发现恐龙灭绝原因新证据[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20(6):139-139.
6
贺纪正,郭良栋.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
.生物多样性,2013,21(4):391-392.
被引量:5
7
舵主.
大型动物何以灭绝?[J]
.科学之友,2012(9):64-65.
8
焦念志.
微生物海洋学——一个新兴交叉学科[J]
.大自然,2016,0(3):1-1.
9
Harold A.Mooney,George W.Koch,邬继成.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陆地生物圈的影响[J]
.人类环境杂志,1994,23(1):74-76.
10
郭建设.
地球的演化与生物的发展[J]
.地球,2000(4):3-3.
中国地质教育
199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