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审美移情的心理机制——兼及审美心境的发生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中外"移情说"理论的发展,主要探讨了情感的心理弥散机制对于审美移情和审美心境形成的影响。
作者
陈震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20-22,共3页
Journal of the Graduates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审美移情
审美心境
审美情感
弥散性
内弥散
外弥散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734.
1
邓绍秋.
禅与审美心境[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2):83-87.
被引量:2
2
张学军.
试论道家“内观”说的美学意义[J]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36-40.
3
伍安平.
找一片属于孩子的晴空——关注孩子的情绪及其调节[J]
.商情,2009(33):78-78.
4
秦楚.
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J]
.安康学院学报,2009,21(2):32-34.
被引量:3
5
汪霏霏.
先秦的审美心境论[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2):114-114.
6
覃光文.
审美移情作用探源[J]
.武陵学刊,1999,34(5):69-71.
被引量:1
7
马正应.
荀子无美而乐与虚静的美学思想辨析[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4):92-95.
8
孙中原.
正言若反——论老子的辩证逻辑[J]
.河南社会科学,2008,16(4):1-4.
被引量:7
9
梁达涛.
能移人情,乃为书之至极——略论书法审美移情之发生[J]
.书法赏评,2015(4):21-25.
10
季汝甜.
孕象与吐纳——论审美心境在艺术创造中的功能[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4(2):21-23.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