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被文学不断阐释的知识者——编者的话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亲爱的读者,在我国的现当代小说中,知识者是一个曾经被反复阐释过的形象。小说家之所以对知识者感兴趣,根由大概有二,其一因为他们是同类,落笔时就容易进入对象的内心世界,甚至是作为自我的一种寄托与表现;其二,知识者大多敏感,易得风气之先,时代的变迁往往首先感应于知识者的心灵之中。因此,小说家常常借知识者的命运去反映一些触及时代动向的重要脉象,以期引起民众的思索。正因为如此,五四以来不同辈份的作家对知识者的阐释,各自都带着鲜明的时代内容。相对而言,在鲁迅、叶圣陶、巴金、郁达夫等新文化运动先驱作家笔下,知识者的觉悟与痛苦更多地表现为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意识到传统文化与专制政治的联盟,意识到张扬个性与吃人礼教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个时代的作家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他们对“知识者”的种种“革命性”的价值判断从来不是单一的。例如鲁迅,他既赞美其“先知先觉”的一面;同时又惋叹其孤独与寂寞。鲁迅还常常对“知识者”的种种“激进”与极容易消沉的“颓唐”发出过善意的同时又是冷峻的批判。
出处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共1页 Shanghai Literature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