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挡箭碑”的民俗学意义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四川渠县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一方题为“当箭碑”的青砂石碑刻,乃是1990年3月22日该馆田野调查队在农村征集到的.此碑原立于土溪乡赵家村一三岔路口,保存完好.碑长73厘米、宽46厘米、厚11.2厘米.弧形碑首.碑眉为字径8.5×5.8厘米的“当箭碑”三字,楷书,横写.碑文亦楷书,共8行,竖写,字径4×2.6厘米.文为:下民姓士赵泽富同李氏所生孩男青林命犯将军箭伏祈长命富贵易养成人上走岩峰场下走土溪场左走静边市光绪拾三年二月二十九日立此碑立于1887年,“当”字应为“挡”字,叫“挡箭碑”,也有叫做“将军箭”或“指路碑”的.民国年间的《渠县志(?)礼俗志下》中说,该县民间“初生子命犯独木关者,支一木于桥下;犯将军箭者。
作者 王建纬
出处 《文史杂志》 1996年第3期60-61,共2页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

  • 1吕养正.苗疆“挡箭碑”一体两面特征及民族繁衍意识蠡探[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