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军事历史研究》
1996年第1期65-72,共8页
Military History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0
-
1隆鸿昊.从太原会战看抗战初期国共军事合作[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1):51-54. 被引量:2
-
2孙学筠.抗战初期国共双方在军事上的协同作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7(2):80-85. 被引量:2
-
3杨奎松.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对日军事战略方针的演变[J].近代史研究,1988(2):105-127. 被引量:12
-
4杨奎松.论抗战初期的国共两党关系[J].近代史研究,1996(3):120-146. 被引量:19
-
5杨奎松.关于平型关战斗的史实重建问题[J].社会科学论坛,2006(1):21-50. 被引量:10
-
6曾景忠.太原失陷后的山西战局——八路军进入太行山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背景[J].晋阳学刊,2007(2):78-84. 被引量:3
-
7金冲及.抗战期间国共合作中的联合与斗争(一)[J].中共党史研究,2015(7):18-24. 被引量:10
-
8于化民.中共领导层对华北游击战场的战略运筹与布局[J].历史研究,2015(5):4-20. 被引量:14
-
9卢毅.八路军韩城东渡决策述略[J].中共党史研究,2018(12):111-115. 被引量:1
-
10袁小龙.东进与西移:“保卫武汉”视野下八路军的战略取向[J].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0(2):77-88. 被引量:1
-
1邹荣庚.毛泽东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J].军事历史研究,1995,9(4):42-51.
-
2陈韵.基石初定——华北敌后战场铺设与晋察冀边区抗战的初步开展[J].黄埔,2005(4):18-22.
-
3君威.百战雄师(四十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J].军事史林,2009,0(12):8-18.
-
4柳茂坤.抗战烽火(十二)——振奋人心的黄土岭战役[J].信息导刊,2005(34):36-37.
-
5刘长飞,尹明明.115师桃峪大会[J].历史教学(下半月),2000(2):54-55. 被引量:1
-
6王惠军.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始末[J].党史文汇,2005(9):35-37.
-
7陈韵.三足鼎立四角全(上)——晋西北、晋冀豫、晋西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J].黄埔,2005(5):28-31.
-
8陈韵.三足鼎立四角全(下)——晋西北、晋冀豫、晋西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J].黄埔,2005(6):32-34.
-
9刘岩.八路军重大战略部署变更纪实[J].沧桑,2001,0(3):36-44.
-
10李人毅,王蓼冷.生者与死者之约[J].军营文化天地,2006(2):2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