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简约之中求创新——近年来新华社在新闻写作上的改进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华社的新闻产品写作特色,是基于国家通讯社作为“消息总汇”这一特殊性质而产生的。“新华体”作为一种新闻文体,在实践中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其创新和变革必须坚持的原则,一是新闻主体本身对时效性的要求;二是新闻用户对通讯社供稿提出的通用性的要求。这两条是形成新华社的新闻产品写作特色的基本要素。 社会在进步,新闻文体也要相应变革,通讯社的产品不可能固步自封。与“新华体”
作者
吴锦才
出处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18-19,共2页
Chinese Journalist
关键词
新华社
新闻写作
新闻文体
图表新闻
通讯社
写作特色
新文体
消息写作
新闻事件
时效性
分类号
G212.3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1
王君超.
是耶非耶“新华体”[J]
.报刊之友,2002(4):4-9.
被引量:10
2
朱幼棣.
从程序性报道看新华社的消息写作[J]
.中国记者,1998(12):22-23.
被引量:1
3
热情的肯定 诚挚的希望——部分报纸用户谈新华社稿件的运用[J]
.中国记者,1998(12):24-26.
被引量:1
4
文有仁.
漫议“新华体”[J]
.新闻爱好者,2001(5):10-1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姜晓红,张德胜.
新华社体育新闻写作与报道特征研究[J]
.新闻知识,2007(1):32-3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德胜.
论新闻采访对象选择与媒体责任体系构建——以新华社稿件《现在该不该买房》为例[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5):42-46.
1
万京华.
尽“消息总汇”之责 为新闻媒体服务——记新华社供稿中心[J]
.中国记者,1995,0(10):55-55.
2
吴忠堂.
新思维·新角度·新文体[J]
.中国地市报人,2002(5):42-42.
3
赵晓兰.
十九世纪我国报刊评论的产生及其发展[J]
.浙江社会科学,2008(12):97-102.
被引量:2
4
张志杰.
由两则“网曝”式报道谈新闻真实[J]
.今传媒,2011,19(7):54-55.
5
新闻文摘[J]
.新闻知识,1998,0(1):44-45.
6
曹林.
“网友曝”,一种很恶劣的新闻文风[J]
.新华月报,2009(15):127-127.
7
未经调查的网友爆料不是新闻[J]
.新闻记者,2009(8):17-17.
8
谢敏.
重大新闻的融合报道[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5):199-199.
9
黄秋生.
借船出海:军媒报网融合发展的新路子[J]
.军事记者,2010(11):16-17.
10
辛丽丽.
手机短信的写作技巧[J]
.科技创新导报,2012,9(6):237-237.
中国记者
199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