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Z1期127-129,共2页
Journal of Weifang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二级参考文献6
-
1万培悌.公共图书馆西文期刊的排架[J].图书馆学研究,1983(4):98-99. 被引量:3
-
2杨位平.中文期刊书次号探讨[J].图书馆论坛,1981,3(2):25-29. 被引量:1
-
3沈胜英.采用分类代号法对期刊进行排架管理[J].图书情报知识,1991,8(1):30-30. 被引量:4
-
4王兰,南文元.报刊登记和排架方法[J].图书馆学刊,1981,3(2):30-31. 被引量:2
-
5居王兴.期刊的分类排架及书次号[J].图书馆学刊,1985,7(2):36-38. 被引量:1
-
6陈静.对期刊“分类代号法”的几点思考——兼与沈胜英同志商榷[J].图书情报知识,1992,9(4):44-4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5
-
1马荣.也谈期刊排架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6(4):46-47. 被引量:1
-
2宫梅玲,李兴华,鹿启珍.中文现刊分类·定位号排架法好[J].医学图书馆通讯,1996,5(2):34-34. 被引量:2
-
3刘继红.对期刊刊次号的探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6(1):40-41. 被引量:6
-
4张维真.“分类号+地区号+种次号”期刊排架法与其它期刊排架法比较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9(3):58-59. 被引量:9
-
5李一麟,刘炳华.论新形势下的期刊典藏工作[J].图书馆,1997(1):62-63. 被引量:1
-
6钟贤超.14 年来我国期刊排架方法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1997,41(3):34-37. 被引量:9
-
7王忠.加强基础建设 保障期刊管理[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1):71-78.
-
8杨丽.介绍一种期刊排架的新方法[J].图书馆,1998(3):53-53. 被引量:4
-
9陈光熙.中文期刊排检的“词首字母法”[J].图书情报工作,1998,42(8):37-39.
-
10李章平,罗林坤,罗红燕,吴锡萍.基于方便读者查阅和馆员管理的期刊排架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11):94-9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20
-
1那小平.关于过刊排架的科学管理方法[J].平原大学学报,2001,0(3):102-103. 被引量:2
-
2洪拓夷.计算机检索环境下的期刊排架设想[J].图书馆建设,2005(1):100-101. 被引量:13
-
3邱志田.中文科技期刊排架初探[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1995,13(1):47-48. 被引量:1
-
4范晋安.期刊排架的发展与选择[J].图书情报工作,1994,38(2):36-39. 被引量:16
-
5卢玉秀.浅谈期刊分类与排架的规范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1):60-61. 被引量:9
-
6王静华.中文期刊排架方法探讨[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6(2):102-103. 被引量:9
-
7王虹.过刊排架方法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6(5):32-32. 被引量:10
-
8马卫平.期刊排架的实践与认识[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5):93-94. 被引量:15
-
9张维真.“分类号+地区号+种次号”期刊排架法与其它期刊排架法比较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19(3):58-59. 被引量:9
-
10陈玉霞.期刊排架方式运用分析[J].图书馆界,2008(2):59-61. 被引量:7
-
1马荣.也谈期刊排架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6(4):46-47. 被引量:1
-
2康福英.中文期刊排架法研究综述[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1994(2):47-49.
-
3王珍.期刊排架法之我见[J].贵图学刊,1989(1):24-26.
-
4徐新.也谈期刊排架法:与李树功教师商榷[J].图书与情报工作,1997(2):49-50.
-
5徐玉芳.高校图书馆综合期刊阅览室的期刊排架法[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4(6):27-28. 被引量:1
-
6孙晓.介绍一种新颖的期刊排架法[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1997(1):46-47. 被引量:1
-
7王冶陶.议期刊排架法及期刊四位排架号的运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33(2):37-39. 被引量:2
-
8钟英娥.综合性过刊排架法在高等专科学校的应用[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1997,0(2):81-82.
-
9范晋安.小型图书馆的期刊排架法[J].图书馆建设,1994(1):32-33.
-
10熊伟勋.介绍两种期刊排架法[J].贵图学刊,1996(2):4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