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哈姆莱特的延宕和精神分析批评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哈姆莱特在为父复仇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延宕,是《哈姆莱特》研究中的一个中心问题,有着种种不同的意见。本文着重介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并运用精神分析批评中的恋母情结来解释哈姆莱特延宕问题的情形,指出哈姆莱特的延宕归根结底要从当时的时代社会中去寻找原因。
作者
刘安海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当代教师教育》
1999年第1期30-33,共4页
Contemporary Teacher Education
关键词
哈姆莱特
复仇
延宕
精神分析批评
恋母情结
分类号
I561.073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1
孙淑芬.
爱与性的对峙——哈姆莱特延宕之因的另一种解释[J]
.时代文学,2008(16):127-127.
被引量:1
2
欧阳叔雯.
试析杜丽娘的“大胆”与哈姆莱特的“延宕”[J]
.文教资料,2005(30):115-116.
被引量:1
3
黄颇.
哈姆莱特没有延宕[J]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1(4):102-105.
被引量:2
4
高世政.
也谈《哈姆莱特》的“延宕”问题[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3):47-52.
被引量:1
5
王云江.
论高觉新悲剧性格的形成原因[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63-65.
被引量:2
6
於孝申.
解读哈姆莱特之延宕[J]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5,22(2):36-39.
被引量:2
7
刘强.
镜像里的心灵角斗与精神分析批评[J]
.艺术广角,2005(5):30-34.
被引量:2
8
赵黎波.
论弗洛伊德理论对新时期小说批评的影响[J]
.理论界,2006(8):201-202.
被引量:2
9
马元龙.
欲望的悲剧:一种拉康式的精神分析[J]
.外国文学研究,2006,28(5):93-96.
被引量:7
10
黄谷明.
哈姆莱特的形象及其复仇行动延宕的原因分析[J]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6,23(4):53-5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胡银萍.
《哈姆莱特》之“延宕”争鸣探析[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24-29.
2
王云江.
哈姆莱特延宕性格与高觉新矛盾性格比较分析[J]
.文学教育,2017(17):81-84.
3
何智玉.
论现代舞的批评价值[J]
.艺术品鉴,2019,0(9Z):93-94.
1
王永友.
论哈姆雷特行为延宕的社会价值[J]
.作家,2009,0(14):31-32.
2
林思奇.
为复仇正名[J]
.大科技(天才少年图说百科)(B),2014(4):49-49.
3
刘志芳.
分析《白鲸》中亚哈的悲惨命运[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0(5):69-69.
4
王维青.
哈姆莱特不同人格的对话与复仇的延宕[J]
.科技信息,2006(S3):4-4.
5
王剑斌.
放飞生活[J]
.中国城市金融,2014,0(11):68-68.
6
张素娜.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及成因分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3):179-180.
被引量:3
7
梁亚敏.
浅析哈姆雷特杀其叔父时犹豫的原因[J]
.赤子,2014(12):65-65.
8
藏岩,丁桃桃.
“我”的归一——论哈姆雷特的随缘[J]
.青年文学家,2015,0(5Z):77-77.
9
韩玲.
暴风雨前的寂静:哈姆雷特“延宕”的戏剧性[J]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2,20(5):44-49.
10
张景超.
衰落的必然——再论文学的局限[J]
.文艺评论,2013(9):39-43.
当代教师教育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