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探索人格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力作——评《陕西人格论》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81-81,共1页
Journal of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Social Science Edition
-
1苏芩.“小三儿”资格论[J].八小时以外,2009(5):99-99.
-
2江海燕.福建人口红利枯竭与人力资源建设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3):126-128.
-
3黄志贤.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几个主要问题[J].人口研究,1983,7(3):22-28. 被引量:1
-
4伍呷.浅谈川滇凉山彝族的消费观和彝区经济发展关系[J].贵州民族研究,1986,6(3):20-29. 被引量:2
-
5郝锐军.体育文化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J].内蒙古统计,2007(6). 被引量:2
-
6徐强.人的现代化的关键:人格转型[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23-26.
-
7包俊洪.论女性人格转型的现代契机[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1,21(1):89-91.
-
8李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格转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0(3):16-20.
-
9总结回顾新中国57年经济发展和社会制度变迁史《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949~2006)》出版[J].学术动态(北京),2008(25):4-4.
-
10刘式文.简谈贾宝玉的边际人格[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8(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