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世界史教材改革应从史学观念的更新入手——谈“全球史观”及其运用问题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17
-
1王立兴.试论全球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然性[J].当代教育科学,2004(13):62-62. 被引量:4
-
2于沛.全球化和“全球历史观”[J].史学集刊,2001(2):1-9. 被引量:22
-
3陈新.全球化时代世界历史的重构[J].学术研究,2005(1):25-27. 被引量:33
-
4李世安.全球化与全球史观[J].史学理论研究,2005(1):4-8. 被引量:10
-
5刘德斌."全球历史观"的困局与机遇[J].史学理论研究,2005(1):14-16. 被引量:6
-
6刘军.全球化与全球化史观:一种长时段的观点[J].史学理论研究,2005(1):17-20. 被引量:3
-
7王林聪,于沛.略论“全球历史观”[J].史学理论研究,2002(3):100-109. 被引量:5
-
8吴英.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历史进程的实践[J].史学理论研究,2005(4):76-86. 被引量:8
-
9刘新成.全球史观与近代早期世界史编纂[J].世界历史,2006(1):39-46. 被引量:48
-
10于沛.全球史: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J].史学理论研究,2006(1):18-30. 被引量:42
-
1李仁榕.指导学生预习是教好新教材的好途径[J].历史教学问题,1997(4):63-64.
-
2王丹,邵延华.历史教学中的六种分析法[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15(7):39-41.
-
3丁林兴,钱玉明.从高考“3+X”的视角看中学历史教学改革[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1999,0(3):12-14.
-
4谢国平.分析法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0(4):9-10. 被引量:1
-
5张安娜.谈“维也纳体系”的结构教学[J].历史教学(下半月),1998(6):33-34.
-
6范多宝.给历史课以“灵魂”[J].甘肃教育,1998(Z2):68-69. 被引量:2
-
7丁林兴,钱玉明.由“3+x”看历史教改[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8):31-33. 被引量:1
-
8张晴.增强历史课生动性的途径与方法[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0(5X):54-54.
-
9刘波.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J].中学政史地(高一.二版),2004(4):27-29.
-
10佩里·安德森,张瀚天.二特十稿一世纪的大国协调[J].文化纵横,2017(1):20-29.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