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成功学习之道:四“五”学习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并对之作了较系统而全面的考察。认为该学习法是一种学习方法体系,而不是某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其理论基础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论。它由四个"五"组成,即提高五"性",加强五"学",掌握五"会",运用五"法"。这一方法体系可划分为六个层次:理论指导,学习品质,学习态度,一般学习方法,具体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
作者
燕国材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05年第3期1-8,共8页
Research on Modern Basic Education
关键词
四“五”学习法
IN结合论
五“性”
五“学”
五“会”
五“法”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燕国材.
一种新的学习理论的探索——关于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论的学习理论的几点看法[J]
.教育评论,1986(6):24-30.
被引量:7
2
陈义彬.
IN结合论与地理素质教育[J]
.嘉应大学学报,2000,18(3):111-114.
被引量:1
3
吴国勇.
IN结合论学习理论对物理教学的启示[J]
.中学物理,2009(3):4-7.
4
罗必新,付冬梅.
试论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品质的培养[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08(10):81-82.
5
丁雨.
关于高中历史的学习困难及方法的研究[J]
.北方文学(下),2013(9):230-231.
6
李智青.
论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J]
.肇庆学院学报,2003,24(4):41-44.
7
燕国材.
非智力因素与教育改革[J]
.课程.教材.教法,2014,34(7):3-9.
被引量:45
8
陈学智.
“IN结合论”与外语教学[J]
.教育家,2004(6):50-51.
9
燕国材.
七谈非智力因素的几个问题[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4):128-134.
被引量:2
10
张淑华.
IN结合论刍议[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2(3):43-46.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