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文化对高句丽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生产方式、思想意识、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等方面阐述了高句丽文化中的汉文化因素。通过高句丽民族在不同时期、不同侧面对汉文化承袭的诸多特征,论证了汉文化对高句丽文化的深刻影响。
作者
于波
机构地区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出处
《东北史地》
2006年第2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汉文化
高句丽
影响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53
1
宋娜娜.
唐朝与朝鲜半岛三国朝贡册封关系比较研究[J]
.理论观察,2023(12):106-111.
被引量:1
2
潘畅和,李海涛.
佛教在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的传播足迹考[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1):63-68.
被引量:5
3
史利玢.
与中原历史文化交织辉映的高句丽文明[J]
.职大学报,2009(1):66-67.
被引量:1
4
李金超.
试论浿水之战对5世纪初朝鲜半岛政局的影响[J]
.黑龙江史志,2011(3):24-26.
被引量:2
5
李凭.
魏燕战争以后的北魏与高丽[J]
.文史哲,2004(4):42-46.
被引量:7
6
刘洪峰.
高句丽与夫余军事关系探析[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27(4):47-50.
被引量:1
7
杨保隆.
高句骊族族源与高句骊人流向[J]
.民族研究,1998(4):60-73.
被引量:19
8
刘永智.
好太王碑的发现及其它[J]
.社会科学战线,1985(1):179-183.
被引量:5
9
王健群.
好太王碑的发现和捶拓[J]
.社会科学战线,1983(4):171-180.
被引量:3
10
李洪淳.
儒家学说在朝鲜和日本的传播及其影响的比较[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16(S1):70-7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宋欣屿.
高句丽教育制度中的中原因素解析[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7,38(1):8-14.
被引量:2
2
高福顺,明阳.
近二十年来中国学者高句丽历史研究述评(下)[J]
.地域文化研究,2024(6):17-50.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孙炜冉.
高句丽与中原的文化交流[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21,11(3):101-109.
被引量:2
2
高福顺,明阳.
近二十年来中国学者高句丽历史研究述评(下)[J]
.地域文化研究,2024(6):17-50.
1
孙泓.
高句丽文化的主体[J]
.东北史地,2004(12):20-31.
被引量:2
2
赵东艳.
高句丽文化中的汉文化因素[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4(3):61-63.
被引量:3
3
金旭东.
走近高句丽[J]
.建筑与文化,2004(6):16-24.
4
姜维东.
高句丽文化渊源概论[J]
.社会科学战线,2004(6):136-139.
被引量:2
5
吴东铭,李玉君.
神秘的古国——高句丽(下)[J]
.百科知识,2012(13):49-51.
6
张福有.
高句丽文化的本质属性和思想渊源[J]
.东北史地,2003,0(12):8-11.
7
孙进己.
高句丽的起源及前高句丽文化的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2002(2):162-175.
被引量:10
8
李若迁.
高句丽文化与中原文化渊源关系述略[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6,17(1):66-69.
被引量:3
9
“高句丽文化的历史价值”中韩学术讨论会综述[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15(1):120-122.
10
李大龙.
辉煌的高句丽文化[J]
.寻根,2006(1):92-100.
东北史地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