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语言变异的原因
出处
《阅读与鉴赏(下旬)》
2006年第Z2期141-143,共3页
Reading and Appreciation
二级参考文献8
-
1郑欣.流行语:双重视野下的语言现象研究——从校园流行语调查看当前城市青年流行语[J].青年研究,1999(10):9-15. 被引量:16
-
2王寅.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象似性[J].外国语文,1999,24(2):53-56. 被引量:39
-
3刘大为.流行语的隐喻性语义泛化[J].汉语学习,1997(4):33-37. 被引量:200
-
4黄知常.略说市场经济准则在近年社会语言中的表现[J].当代修辞学,1997(4):10-11. 被引量:2
-
5陈建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词汇变异[J].语言文字应用,1996(1):86-92. 被引量:34
-
6陈建民.香港文化词汇是如何融入普通话的[J].语文建设,1994(7):29-33. 被引量:12
-
7夏丽虹.就流行语看语言的创意性与趋同性[J].语文建设,1999,0(2):16-18. 被引量:23
-
8于全有.一种非常值得注意研究的“非常”语言现象[J].语言文字应用,2000(1):88-92.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6
-
1胡云晚.《百家讲坛》的新词语及其文化考察[J].社会科学家,2009,24(5):150-153. 被引量:3
-
2胡云晚.《百家讲坛》新词语的文化心理[J].求索,2009(6):68-69. 被引量:1
-
3张亚冰.新词语折射下的当代混合型社会文化形态[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3):129-131. 被引量:1
-
4张蕾.近三十年中国流行语的文化阐释[J].文艺研究,2011(12):32-41. 被引量:11
-
5付洪,崔欣玉.校园流行语的演变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术论坛,2015,38(9):172-176. 被引量:2
-
6王乌兰.浅析信息时代下中国新造词折射出的新文化现象[J].北方文学(中),2015,0(12):79-79.
-
1凌德祥.论语境与语言表达[J].语文学习,1994,0(7):36-38.
-
2张俊秀,魏清巍.语用学与语言变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9,25(3):81-81. 被引量:1
-
3张纪良.鲁迅作品语言的变异美[J].语文天地,2000(7):24-25.
-
4宋晓霞.高中教材中鲁迅常用异形词的整理与归类[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02,0(9):8-8.
-
5嘉行.易读错、写错、用错的词(一)[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06,0(3):35-35.
-
6吴锋文.“元芳体”走红[J].语文学习,2013(3):69-70.
-
7王婷.广告语言的变异与规范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z1):174-175.
-
8徐晓玲.如何解答高考字形题[J].高中生学习(高三文科),2011(Z1):49-50.
-
9郝立新.幽默语言的触发点[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10):76-80.
-
10李子新.必须认真对待简化字[J].语文建设,1960(9):2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