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环境法调整对象探微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环境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是其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基石,因此,研究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对于环境法学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界对于环境法能否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众多观点。笔者认为,环境法不能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法的调整对象仍然是人与人的关系,具体是指环境社会关系。
出处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1期88-89,98,共3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吕忠梅著..环境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88.
  • 2常纪文著..环境法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21.
  • 3曹明德著..生态法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47.
  • 4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教程[M],2000.
  • 5陈先达.考察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新视角[A].静园论丛[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29. 被引量:1
  • 6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思格斯全集(中文版)[M].人民出版社,1979,42(1):95. 被引量:1
  • 7陈先达泊然与人生[N].光明日报,200l-03-20. 被引量:1
  • 8李艳芳:对"人与自然关系法律调整"的质疑——兼论环境法调整对象[A].2001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2001.11.15-17·福州)论文集[C]. 被引量:1
  • 9杨通进.整合与超越:走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A].徐嵩龄.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58-59. 被引量:9
  • 10孙国华主编..法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294.

二级参考文献16

共引文献5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