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斯密悖论与经济伦理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斯密悖论引发了学术界关于人的本质究竟是自利还是利他的持续讨论。从国内外代表性学者的观点和关于斯密悖论多种理解两个层面出发,对斯密悖论与经济伦理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
苏辉
机构地区
武警江苏省总队镇江市支队
出处
《经济研究导刊》
2011年第30期19-20,共2页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关键词
斯密悖论
经济伦理
统一论
对立论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3[M],1965.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77.
4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卷 (,1137).
5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被引量:7
6
[英]亚当·斯密.国富富论(上册)[M]部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被引量:1
7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下册)[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被引量:2
8
[美]乔纳森·B.怀特.拯救亚当·斯密[M].彭一勃,罗全喜,范丽丽,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9
[印度]阿马蒂亚·森.王宇等译.伦理学与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89.
被引量:3
10
[日]大河内一男.过渡时期的经济思想--亚当·斯密与弗·李斯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0
1
张新生,陶翀.
试析“经济人”假设的边界问题[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9):161-165.
被引量:4
2
刘鑫,陈朝旭,张金妃.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之关键:演化路径的“解锁”[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36-39.
被引量:4
3
陶伦康,鄢本凤.
节能减排立法的价值诉求[J]
.前沿,2009(7):117-120.
被引量:4
4
张雷.
《资本论》的经济正义观[J]
.理论月刊,2010(1):16-18.
5
王翀.
“无痛伦理观”的困惑及其化解——“后道德社会”大学生道德责任问题探析[J]
.理论导刊,2010(9):66-68.
被引量:1
6
孔文清.
关于公平正义的几个问题述评[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4):22-26.
被引量:1
7
杨艳丽.
高校旅游专业学生从业伦理精神培养路径探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9(11):53-55.
8
张卓莉,李海凤.
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对突破北部湾经济区道德难题的启示[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34(1):41-44.
9
张卓莉.
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进程的富德矛盾及解决思路——基于亚当·斯密德性论的思考[J]
.钦州学院学报,2013,28(11):84-88.
10
刘秀光.
经济伦理:生产经营者永远坚守的信条[J]
.潍坊学院学报,2016,16(4):46-49.
同被引文献
13
1
张晓星.
“斯密难题”下的经济与伦理问题初探[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S1):23-25.
被引量:1
2
徐华.
斯密问题解读的合理思路[J]
.求索,2005(6):137-138.
被引量:2
3
周中林.
论亚当·斯密的“经济人”与“道德人”思想——从《国富论》到《道德情操论》[J]
.商场现代化,2005(12X):379-381.
被引量:4
4
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被引量:6
5
卢森贝.政治经济学史[M].北京:三联书店,1959.
被引量:2
6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被引量:3
7
亚当·斯密.国富论[M].宛樵东,吴宇晖,译.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
被引量:1
8
朱绍文.《道德感情论》与所谓“斯密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5-03(009).
被引量:1
9
[日]中兼和津次.农民の经济行动と合理性:理论的整理と中国农村にぉける实态调查にもとづく若干の分析[G].经济学论集,1993,59(3):2-33.
被引量:1
10
AdamSmith.ThetheoryofMoralSentiments[M].EditedbyRaphaeIDD,ALMacfie.Beiiing:China SocialSciences PublishingHouse,199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彭代彦,郭更臣.
同情心的利己性与“斯密悖论”的破解[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2):64-69.
1
王文昌,郑秋生.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认识过程[J]
.前进,1998(5):12-13.
2
李如鹏.
私有经济与公有经济的统一[J]
.唯实,2003(12):23-25.
3
周训太.
坚持公有制与发展商品经济统一论——论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J]
.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91,19(2):48-53.
4
周训太.
坚持公有制与发展商品经济统一论——论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J]
.河南财经学院学报,1991(2):19-25.
5
王福根.
确立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变革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统一论[J]
.发展研究,1997,14(9):12-16.
6
王相林.
从“斯密悖论”看经济增长与分配均衡[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1(8):161-162.
被引量:1
7
王建军.
斯密悖论和斯密迷信[J]
.社会学家茶座,2013(1):89-97.
8
闻潜.
价值规律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关系[J]
.经济学动态,1986(1):26-30.
9
朱宏凯.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内在统一论[J]
.经济师,1990(6):39-40.
10
边绪魁.
试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统一[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5(3):82-87.
经济研究导刊
2011年 第3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