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国时期中学科学教育政策及其启示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民国时期的中学科学教育正由传统向现代转变。那时的科学教育重视科学课程的开设,注重实利教育,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在这些特点的启迪下,当前开展科学教育应加强政策规划,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师资建设。
作者
张凯
张晓丽
机构地区
安徽医科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7期118-121,共4页
Journal of Anq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民国
中学
科学教育
启示
分类号
G6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璩鑫圭,童富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G].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被引量:1
2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6.
被引量:1
3
张剑著..中国近代科学与科学体制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575.
4
孙宏安著..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789.
5
宋恩荣,章咸选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754.
6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6.
被引量:1
7
任鸿隽.科学与教育[J].科学,1915,1(12):1352-1352.
被引量:28
8
程其宝.三年来湖北教育之中心工作.教育杂志,1935,.
被引量:1
9
胡刚复.自然科课程纲要.教育杂志,1923,.
被引量:1
10
陈建华.
我国科学教育问题世纪末之思考[J]
.现代教育论丛,1998(3):5-8.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0
1
郝海燕,朱耀垠.
科学的精神价值:20世纪初中国思想家之间的争论[J]
.哲学研究,2003(3):60-66.
2
吴洪成.
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家任鸿隽[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1):63-67.
3
李醒民.
论科学的精神功能[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5(5):15-24.
被引量:19
4
曲铁华.
五四时期科学教育思潮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
.齐鲁学刊,2005(6):49-55.
被引量:2
5
刘雪贞.
任鸿隽科学方法论述评[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4):37-40.
被引量:1
6
陈炜,黄文华.
求诸“科学”的启蒙努力——以五四前后《科学》杂志为中心的考察[J]
.柳州师专学报,2006,21(4):120-123.
7
刘雪贞.
任鸿隽科学精神论探析[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1):34-38.
8
曲铁华,袁媛.
论中国科学社的创办与影响[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35-40.
被引量:2
9
蒋家琼,卢宇.
我国高等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献综述[J]
.煤炭高等教育,2008,26(1):12-14.
10
刘雪贞.
任鸿隽的科学观[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4):74-78.
同被引文献
26
1
王运明.
简析1927—1937年山东普通中学教育概况[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123-128.
被引量:1
2
冉春.
抗战时期中学西迁及西部教育的发展[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4):30-37.
被引量:2
3
蒲志强,赵道卿,董淑道.
民国时期(1927-1949)中学学校体育制度的演变过程、特点及其历史价值[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0):1386-1389.
被引量:4
4
赵彦,吴志玮.
抗战前十年南京政府中学教育课程设置初探[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22(3):57-60.
被引量:2
5
李金萍,辛显铭.
教育电影化的先驱——金陵大学电教软件编制与推广事业纪实[J]
.电化教育研究,2007,28(4):88-96.
被引量:6
6
王伦信.
民国时期的公共科学馆与中学理科实验教学[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89-94.
被引量:8
7
谈儒强.
民国中学会考制度出台原因新探[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7):30-35.
被引量:1
8
刘永成,王禄明.
民国年间的甘肃科学教育馆[J]
.档案,2009(6):34-36.
被引量:4
9
黄国庭.
民国时期教育学者的中学办学经历及其对教学与研究的影响[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3):21-27.
被引量:4
10
谈儒强.
物议四起的民国时期中学会考[J]
.安徽史学,2010(3):34-3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张媛.
近十年来民国中学教育研究综述[J]
.高校社科动态,2016(3):25-29.
2
张煜,于鑫,白欣.
民国时期四川省立科学馆的科学教育活动[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1,7(1):31-35.
1
王楠.
论高校学生管理观念的现代转变[J]
.青年时代,2016,0(28):141-142.
2
廖伯琴.
中学科学教育的国际改革趋势[J]
.物理教学探讨(中教版),2002,20(2):1-2.
被引量:3
3
朱雪梅,吴敏.
从新课程标准谈地理实验教学[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7):19-20.
被引量:11
4
胡启顺.
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策略分析[J]
.中学时代(理论版),2014,0(9):14-14.
5
曹雪刚.
化学实验教学要有批判意识[J]
.新课程(综合版),2008,0(12):79-80.
6
肖显静.
目前我国中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2(8):3-4.
7
居来提·阿不力米提.
高校学生管理观念的现代转变探析[J]
.新一代(理论版),2011(11):76-76.
8
段妍君.
论高校学生管理观念的现代转变[J]
.现代营销(下),2013(7):31-31.
被引量:2
9
张玉宝.
浅谈当今中学科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魅力中国,2013(13):206-206.
10
王海顺,王海燕.
中美两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比较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9B):196-197.
被引量: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