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一种3D分形树的仿真实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文首先阐述了带参IFS理论,然后分析了自然界中在风中树的摇曳形态,根据IFS理论定义了3D分形树的一般形式,然后确定仿射矩阵和参数,最后给出了一个四叉树的IFS码,并绘制了此3D分形树在风中摇曳形态。
作者
周峰
机构地区
[
出处
《科技资讯》
2011年第28期5-5,共1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分形树
IFS
摇曳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赵欣,林和平.
三维分形树木模型在3D GIS中的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21(3):307-311.
被引量:10
2
李水根,吴纪桃编著..分形与小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18.
3
孙家广等编著..计算机图形学 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595.
二级参考文献
5
1
Barnsley M F , Demko S. Iterated function systems and global construction of fractals [J]. P 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 1985, 399 (6): 243--275.
被引量:1
2
王方石.
L-系统在植物模拟中的应用[J]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8,22(3):45-48.
被引量:14
3
郝小琴.
森林景物的三维迭代函数系统建模技术的研究[J]
.计算机学报,1999,22(7):768-773.
被引量:26
4
陈天滋,李峰.
植物模拟技术的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17(1):74-75.
被引量:10
5
孙敏,马蔼乃,毛善君.
3DGIS中树的表达与可视化研究[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1,13(10):901-905.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9
1
谢绍锋,肖化顺.
虚拟森林资源信息三维可视化中树模型的生成方法[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7,26(1):43-47.
被引量:5
2
龙洁,苏喜友.
国内树木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进展[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7,35(6):4-7.
被引量:7
3
陈东方,吴国红.
基于带参IFS的3D分形树及其摇曳形态的实现[J]
.计算机与现代化,2007(9):9-11.
被引量:4
4
张海歆,王彦广,李京伟.
面向GIS的动态树木建模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22):5524-5527.
被引量:1
5
高桂桂,苏喜友.
森林景观三维建模技术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2008,21(2):22-25.
被引量:6
6
刘兆刚,李凤日.
樟子松人工林树冠结构模型及三维图形可视化模拟[J]
.林业科学,2009,45(6):54-61.
被引量:17
7
李春干,罗鹏.
中国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J]
.世界林业研究,2015,28(4):64-71.
被引量:7
8
赵良,张云婧.
一种基于L-system和L-Studio三维分形树的绘制方法[J]
.才智,2010,0(7):68-69.
9
任义.
桓仁地区胡桃楸枝条基径模型的研究[J]
.防护林科技,2020(9):44-45.
1
陈东方,吴国红.
基于带参IFS的3D分形树及其摇曳形态的实现[J]
.计算机与现代化,2007(9):9-11.
被引量:4
2
李富平,蔡秀云.
IFS码几何变换在图形处理中的应用[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9,35(7):22-23.
3
曹汉强,朱光喜,朱耀庭,薛东辉.
一种基于IFS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J]
.信号处理,1997,13(4):330-334.
被引量:6
4
闫玉宝.
分形图的IFS码设计[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3,15(4):47-50.
被引量:1
5
王兴元,刘波.
基于3-D IFS理论的自然景观模拟[J]
.计算机科学,2003,30(11):61-64.
被引量:2
6
王兴元,石其江,孙天凯.
基于IFS理论的数字水印算法[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8,13(3):419-427.
7
李晓燕.
IFS码图像生成算法[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0(4):402-406.
被引量:2
8
张弛,雷英杰,黄孝文.
基于直觉模糊推理的入侵检测方法[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9,26(11):185-188.
被引量:1
9
蔡芳,孙隆和,徐乃平.
基于IFS理论的快速图象编码和解码算法[J]
.计算机工程,1998,24(7):17-19.
10
蒋小标,汤光明,徐蕾.
基于模糊理论的图像分割方法[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6):3940-3942.
被引量:4
科技资讯
2011年 第2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