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青海高原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原汉族文化和高原藏族文化的交汇区,历来是多民族、多元文化汇集之地,因此,本地区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复杂而又多元。本文通过对青海文化景观要素的定量分析得出,青海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呈现从东部复杂多样性景观向西部简单单一性景观演变排列。
作者
王锋
马灿
刘峰贵
机构地区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5期69-73,共5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青海高原
文化景观
差异
分类号
K901.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11
1
李旭旦主编..人文地理学概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293.
2
蒲文成.青海藏传佛教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
被引量:2
3
青海省志·宗教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4
刘峰贵,王锋,侯光良,张忠孝,周强,张海峰.
青海高原山脉地理格局与地域文化的空间分异[J]
.人文地理,2007,22(4):119-123.
被引量:15
5
青海省志·文物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127.
被引量:2
6
青海省志·方言志[M].合肥:黄山书社,2000.
被引量:1
7
张爱东.
传统建筑文化定位与价值[J]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0,23(4):300-304.
被引量:2
8
孙成仁著..城市景观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21.
9
汤茂林,汪涛,金其铭.
文化景观的研究内容[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1):111-115.
被引量:42
10
李亚明.城市文化演进:当代中国建成环境的文化分析理论[D].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资料库,200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宋家泰,顾朝林.
论地理学现代区位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87,6(2):1-9.
被引量:9
2
齐康.
城市的形态(研究提纲初稿)[J]
.城市规划,1982,6(6):16-25.
被引量:20
3
侯光良,刘峰贵.
青海东部史前文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地理学报,2004,59(6):841-846.
被引量:23
4
胡东生,王世和.
可可西里地区乌兰乌拉湖湖泊环境变迁及古人类活动遗迹[J]
.干旱区地理,1994,17(2):30-37.
被引量:10
5
侯幼彬.建筑内容散论[J]建筑学报,1981(04).
被引量:1
6
肖笃宁,李秀珍.
当代景观生态学的进展和展望[J]
.地理科学,1997,17(4):356-364.
被引量:301
7
谢佐.
略论中国昆仑山系文化与江河水系文化[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5(4):25-32.
被引量:1
8
刘峰贵.
中国藏区区域划分的若干问题[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3):120-123.
被引量:2
9
拜永山,王进寿,常革红,索生飞,谈生祥.
青藏高原北部祁漫塔格地区发现古人类活动遗迹[J]
.地质通报,2003,22(5):369-370.
被引量:3
10
崔永红.
西王母考[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4):64-70.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71
1
吴泽文.
明代“夷夏之辨”的演进与广东崖山忠义景观的形成[J]
.暨南史学,2021(2):163-180.
2
马巍.
河湟花儿的跨族际共融研究——兼论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结构[J]
.民族学论丛,2022(3):13-19.
被引量:1
3
宋端军,刘彦璞.
连云港港疏港航道整治工程环境综合整治方案设计[J]
.现代交通技术,2011,8(S1):113-117.
4
欧阳勇锋,张延龙,蒋颖.
关于城市形态模式的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1086-1088.
被引量:2
5
张仁开.
小城镇文化景观及其设计研究[J]
.小城镇建设,2004,22(9):38-40.
被引量:4
6
吴雪飞.
从布局形态入手建构小城镇的特色风貌——以江汉平原小城镇为例[J]
.华中建筑,2003,21(4):70-71.
被引量:1
7
陈萍萍.
论城市经营与文化景观营造、保护的关系[J]
.规划师,2005,21(5):114-115.
被引量:3
8
刘可人.
商业招幌作为步行街文化景观符号的意义[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0,26(9):62-63.
9
付晓渝,宋凤,丁国勋.
关于山地城市的城市形态浅见[J]
.山东林业科技,2005,35(6):64-65.
被引量:3
10
申秀英,刘沛林,邓运员,郑文武.
景观基因图谱: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研究的一种新视角[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3):143-148.
被引量:60
同被引文献
68
1
周尚意.
英美文化研究与新文化地理学[J]
.地理学报,2004,59(z1):162-166.
被引量:90
2
陶思炎.
略论民俗旅游[J]
.旅游学刊,1997,12(2):36-38.
被引量:110
3
费孝通.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4):3-21.
被引量:1486
4
吕燕平.
安顺屯堡文化——黔中喀斯特环境中的汉民族地域文化景观[J]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4):66-67.
被引量:12
5
白凯,吴成基,苏慧敏,马彦飞,姚宏.
陕北黄土高原窑洞文化与旅游开发探讨[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6):76-79.
被引量:19
6
刘峰贵,王锋,侯光良,张忠孝,周强,张海峰.
青海高原山脉地理格局与地域文化的空间分异[J]
.人文地理,2007,22(4):119-123.
被引量:15
7
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被引量:27
8
刘峰贵.青藏铁路旅游指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3-20.
被引量:1
9
侯光良,刘峰贵,刘翠华,方修绮.
中全新世甘青地区古文化变迁的环境驱动[J]
.地理学报,2009,64(1):53-58.
被引量:32
10
伏洋,张国胜,李凤霞,刘宝康.
青藏高原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安全策略[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469-247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
1
闵斌.
论青海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2):19-22.
被引量:2
2
张源,张忠孝.
青海省挑战极限户外旅游研究[J]
.特区经济,2014(9):213-214.
被引量:1
3
徐增让,张镱锂,成升魁,郑度.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J]
.科技导报,2017,35(6):108-114.
被引量:28
4
孙骜,张海峰,王彬,张璟,谢森锴.
国内外高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
.地理研究,2021,40(5):1280-129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张歆,高晓飞,平原,汪海波,孙宇,张勇.
青藏高寒区管道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S02):160-163.
被引量:4
2
牛瑛瑛.
从历史典籍看青海风俗特征[J]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3(4):61-64.
3
冯石岗,董成志.
浅析河北古代陶瓷业的兴衰历史[J]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3(4):75-78.
4
Ralf BUCKLEY.
中国户外旅游回顾与展望——基于外国学者视角(英文)[J]
.地理科学进展,2016,35(6):665-678.
被引量:5
5
王洁琼,张兴年.
三江源生态脱贫路径研究[J]
.市场研究,2018(1):42-44.
6
徐增让,郑鑫,靳茗茗.
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冲突及协调——以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J]
.科技导报,2018,36(7):8-13.
被引量:22
7
焦秀洁,谭春桃,李涛,李旭霞,曲家鹏.
飞机播撒杀鼠剂对高原鼠兔的防治效果[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8,29(5):488-490.
被引量:5
8
周忠发,朱昌丽,谭玮颐,陈全,冯倩.
基于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贵州省盘州市为例[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7(1):1-9.
被引量:21
9
王楠,王会蒙,杜云艳,易嘉伟,刘张,涂文娜.
青藏高原人口流入流出时空模式研究[J]
.地理学报,2020,75(7):1418-1431.
被引量:9
10
SHI Wenjiao,LU Changhe,SHI Xiaoli,CUI Jiaying.
Patterns and trends in grain self-sufficienc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85–2016[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20,30(10):1590-1602.
被引量:3
1
汉廷藩屏——汉代长沙国与中山国出土文物精品展[J]
.收藏.拍卖,2016,0(6):127-127.
2
李振宏.
项羽“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献疑[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6):87-89.
被引量:3
3
李修松.
先秦秦汉时期淮河流域的历史地位[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6):1-7.
被引量:12
4
张艳.
古典园林景观要素的文化内涵探讨[J]
.黑龙江史志,2014(23):49-49.
5
李德楠.
流域历史地理研究的新探索——《汉唐时期淮河流域历史地理研究》评介[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1):137-138.
6
乔虹.
浅析卡约文化陶器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J]
.四川文物,2013(3):29-35.
被引量:6
7
李修松.
先秦时期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的主要特征[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107-110.
8
辜阴名.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幕后[J]
.文史博览,2001(2):12-16.
9
黄大英.
中国近代文化的变迁——小议辛亥革命前学习西方由分散性、多样性走向单一性[J]
.科学咨询,2009(1):41-41.
10
吴致行.
浅谈中国玉文化对古今龙泉青瓷造型设计的影响[J]
.浙江工艺美术,2015,0(9):80-83.
青海社会科学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