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蝴蝶兰丛生芽诱导与增殖的研究表明:6-苄氨基嘌呤(6-BA)对蝴蝶兰丛生芽诱导和丛生芽增殖都有显著的影响。诱导丛生芽的最佳6-BA浓度为6.0㎎/L;6-BA9.0㎎/L对丛生芽增殖效果最好,丛生芽增值率可达378%。萘乙酸(NAA)对丛生芽的增殖也有一定的影响,6-BA9.0㎎/L+NAA0.5㎎/L组合能促进丛生芽的增殖效果。
作者
柳丽
赵辉
机构地区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宿州市农业委员会
出处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91-93,共3页
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关键词
蝴蝶兰
培养基
丛生芽
组织培养
分类号
S682.3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1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4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1
谭文澄,戴策刚主编..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494.
2
胡松华.热带兰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48-50.
被引量:14
3
曾宋君,彭晓明,张京丽,赵逢畔.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0,18(4):344-346.
被引量:71
4
秦凡,周吉源.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研究[J]
.生物学杂志,2003,20(3):19-21.
被引量:24
5
周俊辉,叶超宏,陈旭高.
蝴蝶兰原球茎增殖培养的研究[J]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5(3):13-17.
被引量:38
6
刘林,李淑兰.
温度、节位和BA对蝴蝶兰花茎腋芽生长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03(5):50-51.
被引量:12
7
潘学峰,王安石,李海珠.
利用从芽途径快速繁殖蝴蝶兰的研究[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1):47-52.
被引量:27
8
刘荣维,梅庆超,崔元方,麦小燕.
丛生芽——蝴蝶兰无性快速繁殖的新途径[J]
.热带作物学报,1993,14(2):105-107.
被引量:52
9
伍成厚,卞阿娜,梁承邺,叶秀.
蝴蝶兰花梗培养的研究[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3):70-73.
被引量:11
10
李金雨,洪丽萍.
蝴蝶兰丛生芽途径的组织培养技术[J]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4):610-613.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91
1
刘翠兰,王小芳,李双云,王开芳,杜华兵.
蝴蝶兰花梗芽的组织培养[J]
.山东林业科技,2004,34(4):37-37.
被引量:11
2
张启香,方炎明,张晓平.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13(3):38-40.
被引量:37
3
张伟,曾伏虎,张苏锋.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3):335-337.
被引量:15
4
姚丽娟,徐晓薇,林绍生,游聚斌,陈中林.
蝴蝶兰原球茎增殖分化影响因子探讨[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33(3):42-44.
被引量:18
5
伍成厚,卞阿娜,梁承邺,叶秀.
蝴蝶兰花梗培养的研究[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3):70-73.
被引量:11
6
徐云和.
蝴蝶兰试管苗继代及生根培养的研究[J]
.中国林副特产,2004(6):16-18.
被引量:3
7
伍成厚,叶秀粦,梁承邺.
蝴蝶兰愈伤组织诱导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33(4):29-31.
被引量:15
8
刘荣维,梅庆超,崔元方,麦小燕.
丛生芽——蝴蝶兰无性快速繁殖的新途径[J]
.热带作物学报,1993,14(2):105-107.
被引量:52
9
马杰,何蔚荭,崔波.
蝴蝶兰原球茎状体的诱导及增殖[J]
.河南科学,2005,23(1):51-53.
被引量:12
10
潘学峰,王安石,李海珠.
利用从芽途径快速繁殖蝴蝶兰的研究[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1):47-52.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243
1
王立娅,方正,李英丽,王利娜,宋朝辉.
蝴蝶兰组织培养中防褐化技术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1(5):42-45.
被引量:15
2
谢启鑫,黄虹,孙芳芳,宋小民,黄冬华,李宝光.
蝴蝶兰花梗诱导培养优化技术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3):32-33.
被引量:3
3
符洁,何书奋,陈运雷,麦志通.
蝴蝶兰(满天红品种)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热带林业,2013,41(1):41-42.
被引量:1
4
曾德华,郁培义,陈伟玉,孙洁,何书奋.
“满天红”蝴蝶兰花梗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热带林业,2014,42(1):46-49.
被引量:9
5
徐晓薇,林绍生,姚丽娟,陈中林,游聚斌.
蝴蝶兰种胚萌发影响因素的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2004,16(4):202-205.
被引量:11
6
姚丽娟,徐晓薇,林绍生,游聚斌,陈中林.
蝴蝶兰原球茎增殖分化影响因子探讨[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33(3):42-44.
被引量:18
7
王芳,文峰,武斌,田玉秀,丁艳红.
激素对蝴蝶兰快速繁殖的影响[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3,26(4):68-71.
被引量:13
8
伍成厚,卞阿娜,梁承邺,叶秀.
蝴蝶兰花梗培养的研究[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3):70-73.
被引量:11
9
伍成厚,叶秀粦,梁承邺.
蝴蝶兰愈伤组织诱导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33(4):29-31.
被引量:15
10
潘学峰,王安石,李海珠.
利用从芽途径快速繁殖蝴蝶兰的研究[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1):47-52.
被引量:27
1
彭兵,刘爱丽,何业华,胡桂兵,许文天,郭翠红.
荔枝茎段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研究[J]
.经济林研究,2013,31(2):125-129.
被引量:4
2
吴义军,张静美,陈芳,赵一鹤,杨宇明.
不同培养基对辣木不定芽诱导及增殖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0(2):257-262.
被引量:7
3
孔素萍,王永清.
枇杷离体胚萌芽与丛生芽诱导的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02,23(1):56-59.
被引量:5
4
贺志文,李灵芝,陶虹蓉,李海平.
几种外源激素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7,45(4):534-537.
被引量:22
5
张福平,赖秋纯.
6-BA等对番茄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08(6):36-38.
被引量:24
6
赵玉华,侍朋宝,于晓蕊,常学东,黄云祥.
6-BA处理对绿芦笋低温贮藏效果的研究[J]
.保鲜与加工,2011,11(6):14-17.
被引量:5
7
崔鹏,高秀宇,李波,吴月燕.
葡萄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诱导[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4):827-830.
被引量:3
8
张福平,邓有琴.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羽扇豆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J]
.种子,2009,28(11):88-93.
被引量:21
9
韩晶宏,史宝胜,李淑晓.
6-BA和GA_3浸种对麦冬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4):189-190.
被引量:19
10
杨凉花.
大岩桐的组培快繁和驯化移栽[J]
.陕西农业科学,2013,59(1):36-37.
被引量:2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