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多元文化教育的思想内涵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多元文化教育孕育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民权运动”时期。在运动发展初期,多元文化教育强调的是民族教育,主要探讨各民族团体的历史、文化、科学、人文等,要求通过学校和其它教育机构的课程重建以反映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经验等。随后,
作者
吕耀中
机构地区
青岛科技大学国际学院
出处
《世界教育信息》
2011年第10期49-52,共4页
Journal of World Education
基金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2010GG245)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育
思想内涵
民权运动
60年代
20世纪
运动发展
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12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10
1
董丽.
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教育公平[J]
.中国民族教育,2008(5):4-6.
被引量:7
2
陈时见.
全球化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使命[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2):37-41.
被引量:78
3
王鉴.
多元文化教育论纲[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5(3):78-84.
被引量:27
4
王军,平山求.
日本的“异文化间教育”研究[J]
.民族教育研究,1995,6(2):88-91.
被引量:7
5
哈经雄,腾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24.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63.
7
G ollnick,D.M,C hinn,P.C.M ulticulturalEduca-tion in aPluralisticSociety. . 1986
被引量:1
8
Tiedt,P.L,I.M.Tiedt.M ulticulturalTeaching:A handbook ofactivities,inform ation and resources. . 1990
被引量:1
9
U nited N ations. http://un.org/overview/rights.htm l . 2008
被引量:1
10
http://jpkc.sw u.edu.cn/data/bjjyx1/content/0006/tuozhanyuedu_doc/ddsjjygg/1.9.doc . 200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谢宁.
全球社会的多元文化教育[J]
.国外社会科学,1995(5):22-25.
被引量:13
2
Christine I Bennett.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4^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9.Pl1-17.
被引量:1
3
Banks J.A. & Banks, C.A.M..Multicultural education-issues and perspectives (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3, P2-26.
被引量:1
4
牟岱.
多元一体文化概论[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3):68-73.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112
1
黄心远,邱海凌.
学前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设计及效果探究——以珠海市桃园幼儿园为例[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2,36(5):190-193.
被引量:1
2
廖勤拙,杨睿月,李敬彬,王斌,武晓光.
全英文教学研究与实践——以“高等完井工程”为例[J]
.现代英语,2024(6):1-3.
3
滕星,苏红.
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
.民族教育研究,1997,8(1).
被引量:142
4
张燕萍.
多元文化教育在中国[J]
.科教导刊,2014(16):7-8.
5
胡波.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探讨与分析[J]
.大家,2011(12):149-150.
6
李秋菊.
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综述[J]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4,8(2):17-19.
被引量:1
7
沈彩艺,王鑫鑫.
论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读写课堂教学的多元性——2013“有效读写课堂的教学与研究研修班”综述[J]
.中国外语教育,2013,6(4):76-80.
被引量:4
8
胡春梅.
论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教育之异同[J]
.前沿,2004(9):67-69.
被引量:3
9
邓艳红.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兼谈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J]
.民族教育研究,2004,15(5):13-18.
被引量:12
10
霍力岩,李敏谊.
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文化教育[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1):12-16.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
40
1
王守仁.
论文化思想差异与英语教学[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4):106-107.
被引量:67
2
高平叔.
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2):44-57.
被引量:67
3
任湘云.
合而不同:文化全球化的途径与归宿[J]
.宜宾学院学报,2005,5(5):111-113.
被引量:3
4
陈时见.
全球化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使命[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2):37-41.
被引量:78
5
黄雷.
论在外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教育[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4-86.
被引量:5
6
张敏.
全纳教育: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的新视角[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6(2):47-49.
被引量:2
7
刘玲,柏昌利.
美国2005版卡内基分类之本科教育分类体系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7):149-150.
被引量:1
8
王元林.
费孝通与南岭民族走廊研究[J]
.广西民族研究,2006(4):109-116.
被引量:52
9
梅珍生,郭广,程伟.
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和谐思想[J]
.南京社会科学,2007(6):13-17.
被引量:2
10
E·B·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杨荣翰.
对我国高校构建多元一体化教育模式的若干探讨[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2):97-101.
被引量:2
2
糜艳庆.
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11):66-69.
被引量:14
3
杨荣翰.
南岭走廊民族和谐文化教育资源研究的若干问题探析[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3):174-176.
4
徐冉,肖非.
论融合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重构[J]
.绥化学院学报,2019,39(1):1-4.
被引量:3
5
刘嫣.
多元文化教育影响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8):104-105.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王静文,高梅,田跃.
跨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9,0(2):15-18.
2
熊绘新.
跨文化交流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
.山东工会论坛,2014,20(1):152-154.
3
杨宁.
探究分析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教育模式[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7(5):145-146.
被引量:1
4
徐涛.
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
.黑龙江科学,2016,7(11):70-71.
5
许悦.
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
.新校园(上旬刊),2016,0(5):165-166.
6
王玉红.
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
.中国培训,2015(07X):106-106.
被引量:1
7
张宁.
关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0(6):163-163.
8
蒋志娟.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
.科教文汇,2016(30):180-181.
被引量:1
9
贾娜.
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
.文理导航,2017(7):38-38.
10
信海滨.
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
.疯狂英语(理论版),2017(2):111-112.
1
杨素云.
让农民工子女同享阳光雨露[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08(7):190-191.
2
李艳,杨川林.
美国补偿教育计划述评——兼谈对我国基础教育公平的启示[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6):25-28.
被引量:9
3
楚艳芳,宋瑞涛.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及启迪[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4):95-97.
被引量:4
4
贺国庆.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争取教育机会平等的斗争[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11):17-20.
5
郑新蓉.
如何发展地看待多元文化及多元文化教育[J]
.中国民族教育,2015(12):16-17.
6
汪蜀江.
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发展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6):99-99.
被引量:1
7
李伟健,赵晶.
阅读教学中的交互教学研究述评[J]
.中国特殊教育,2005(9):60-63.
被引量:5
8
赵丽,谢同祥.
台湾数字化学习发展及对大陆的启示[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7):128-129.
被引量:2
9
张旭东.
加强和改进高校心理咨询的几点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7,13(1):19-20.
10
吴学梅.
浅析高效课堂下学生展示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2013(3):90-91.
世界教育信息
201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