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玉门关考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关于新玉门关的考证一直是历史地理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新玉门关建置年代、关址等作了论证。
作者
李正宇
机构地区
敦煌研究院
出处
《丝绸之路》
2011年第18期106-114,共9页
The Silk Road
关键词
新玉门关
关址
建置年代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
1
李并成著..河西走廊历史地理 第1卷[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279.
同被引文献
13
1
潘发俊,潘竟虎.
西汉玉门关地理位置考[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2(2):10-13.
被引量:5
2
李正宇.
新玉门关考[J]
.敦煌研究,1997(3):5-17.
被引量:36
3
陈梦家.
玉门关与玉门县[J]
.考古,1965(9):469-477.
被引量:14
4
赵评春.
西汉玉门关、县及其长城建置时序考[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9(2):45-57.
被引量:11
5
李并成.
石关峡:最早的玉门关与最晚的玉门关[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20(2):120-125.
被引量:14
6
巫新华.
西域丝绸之路——孕育文明的古道[J]
.中国文化遗产,2007(1):22-31.
被引量:7
7
李并成.
新玉门关位置再考[J]
.敦煌研究,2008(4):104-108.
被引量:8
8
潘竟虎,潘发俊.
汉玉门关地理位置再考[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8(4):59-64.
被引量:4
9
李并成.
唐玉门关究竟在哪里[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8(4):20-25.
被引量:16
10
侯晓星.
西汉玉门关遗址质疑[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2):63-6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潘竟虎,潘发俊.
汉代以后玉门关位置及丝路古道变迁考[J]
.普洱学院学报,2013,29(5):33-40.
被引量:2
2
潘竟虎,潘发俊.
西域道“四路五关”考略[J]
.克拉玛依学刊,2014,4(3):3-1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潘竟虎,潘发俊.
认识保护“两关”文化 传承创新华夏文明[J]
.克拉玛依学刊,2015,5(3):3-7.
被引量:1
2
潘竟虎,潘发俊.
阳关兴废时间初考[J]
.克拉玛依学刊,2017,7(6):62-65.
3
周梦梦.
丝绸之路上的阳关、玉门关研究文献综述[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3):85-92.
被引量:2
4
侯杨方,贾强,杨林.
唐玉门关位置与玄奘偷渡路线的精准复原[J]
.历史地理研究,2022,42(3):101-109.
1
吕一燃.
沈阳市何时开始建城考[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10(2):39-44.
被引量:2
2
秦裕江.
临羌故城湟源南古城说质疑[J]
.青海民族研究,1999,10(1):23-28.
被引量:1
3
刘满.
汉榆中县故城位置考[J]
.敦煌学辑刊,2009(4):33-49.
4
刘继才.
古镇钩沉记“弥牟”[J]
.四川文物,1999(1):63-64.
5
王晓霞.
明代延绥镇把都河堡、镇罗堡建置年代考[J]
.黑龙江史志,2012(15):18-19.
6
潘竟虎,潘发俊.
汉玉门关地理位置再考[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8(4):59-64.
被引量:4
7
龙显昭.
汉昌及巴州建置年代考[J]
.中华文化论坛,2003(1):54-56.
8
韩光辉.
论《辽史》户、丁系年问题[J]
.北方文物,1999(1):78-80.
被引量:2
9
周书灿.
《〈汉志〉武功县淮水祠建置年代考》质疑[J]
.人文杂志,1996(6).
10
武守志.
建郡前的河西走廊[J]
.社会科学(甘肃),1984(2):85-91.
丝绸之路
2011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