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孔草籽粒播种密度对块根形成的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微孔草籽粒播种密度对块根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行距25 cm的微孔草籽粒播种密度可最大程度提高块根产量,其可作为今后微孔草大面积扩繁块根原种生产利用的首选。行距15 cm和行距20 cm也有一定的效果,可借鉴应用。
作者
马生耀
机构地区
青海省海北州农科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8期118-118,共1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微孔草
籽粒
播种密度
块根发育
产量
影响
分类号
S543.9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7.233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刘玉萍,吴学明,苏旭,高晖,张彦芬.
青海省微孔草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J]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3):37-40.
被引量:7
2
王钦,任继周,郭朝霞,安海梅.
微孔草的特征及利用价值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247-251.
被引量:9
3
安海梅,韩庭贤,马生耀.
高寒优质油用植物微孔草新品种北微1号[J]
.作物杂志,2008(5):112-112.
被引量:2
4
雷桂林.
微孔草的环境适应性研究[J]
.草业科学,2002,19(6):21-23.
被引量:2
5
王钦,连荣芳,王梅春,安海梅,郭朝霞.
微孔草扩繁和栽培技术研究[J]
.草地学报,2003,11(4):321-324.
被引量:2
6
张健琛,邓永昌.
微孔草种植试验研究[J]
.四川草原,1998(2):18-2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钮溥.
澳大利亚的旱地农业[J]
.世界农业,1988(6):22-24.
被引量:2
2
李自珍.
半干旱地区作物生产潜力估算及环境因子影响程度的定量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8(4):161-169.
被引量:2
3
田正科.
微孔草油的开发前景[J]
.青海农林科技,1994(2):54-57.
被引量:7
4
房其年,杨峥,王群.
微孔草种子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J]
.营养学报,1989,11(1):13-16.
被引量:6
5
李京民,王静萍,于凤兰.
微孔草油中脂肪酸的分离和鉴定[J]
.Acta Botanica Sinica,1989,31(1):50-53.
被引量:17
6
李东,孙健,亓珊,高有为.
我国野生微孔草油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机械,1995,11(4):9-10.
被引量:7
7
张健琛,王元富.
阿坝州草地微孔草资源调查报告[J]
.四川草原,1995(1):11-16.
被引量:6
8
王镜泉,王钦,杨景宏.
甘肃微孔草属种质资源[J]
.草业科学,1997,14(2):9-13.
被引量:1
9
中国油脂植物编写委员会.中国油脂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93-196.
被引量:31
10
R M 孙儒泳(译).理论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16-14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4
1
韩发,程大志,师生波,冉飞,李以康,包苏科,任飞,石丽娜,韩琦.
我国优质野生植物微孔草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进展[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26(5):5-9.
被引量:10
2
李元华,张新跃.
微孔草开发利用的研究[J]
.四川草原,2004(9):25-28.
被引量:6
3
马寿福,刁治民,邓君,谢红民,雷青娟,曹玲珍.
青海微孔草经济价值及开发利用前景[J]
.青海草业,2007,16(3):37-40.
被引量:3
4
田歆珍,王贤磊,孙桂琳,李冠.
γ-亚麻酸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2008,18(1):89-92.
被引量:13
5
陈建国,来伟旗,梅松,付颖,王茵.
微孔草籽油的安全性评价[J]
.毒理学杂志,2008,22(1):79-80.
被引量:4
6
朱秀苗,吴学明,祝静静,王郁,廉海霞.
青藏高原东北部野生北方枸杞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8,27(2):37-39.
被引量:4
7
吴素萍.
特种油料—微孔草的开发利用现状[J]
.粮油加工,2009(3):44-46.
被引量:1
8
郭红云,梁涛,张永东,胡清荣,李雪萍,李德杏,俞发荣.
微孔草子油对大鼠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2):1135-1137.
被引量:4
9
吴淑娟,张一弓,张丽静,傅华.
微孔草Actin基因核心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草业科学,2010,27(4):97-101.
被引量:7
10
周同永,邓黎,皮立,赵晓辉,韩涛,韩发.
微孔草籽粕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与评价[J]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4):51-55.
被引量:2
1
李华荣.
何首乌的栽培与管理[J]
.农家科技,2007(10):20-20.
被引量:3
2
张立明,张文兰.
离体条件下甘薯的块根形成[J]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5(6):52-53.
3
Р.,ВС,白宝璋.
甜菜叶片脂类脂肪酸成分的变化与不同种甜菜块根形成力的关系[J]
.吉林农业大学译丛,1989(4):18-19.
4
张庆会.
试论影响甘薯块根形成和膨大的因素[J]
.作物杂志,1995(2):28-30.
被引量:7
5
张庆会.
影响甘薯块根形成与膨大的因素[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1994,19(1):91-94.
被引量:1
6
佐佐木修,谢国禄.
甘薯地上部发育和块根形成的关系:III分枝特性及其品种间差异[J]
.国外作物育种,1994(1):33-35.
7
曹建华.
沼液与沼渣在蔬菜生产中的良好应用[J]
.农业知识(瓜果菜),2009(1):33-34.
被引量:2
8
丁四芳.
鲜食大豆不同施肥量试验效果初报[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33(3):29-30.
被引量:3
9
叶祖云,王雅英,田惠桥.
太子参试管微块根形成及其应用初探[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9,45(3):263-266.
被引量:11
10
郭鸿君,孙玉梅.
甘薯的环境要求[J]
.农民致富之友,2009(10):22-22.
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