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原经济区建设与产业集群策略研究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区域优势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研究河南产业集群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是振兴河南经济乃至中原崛起的一项新探索。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研究,分析产业集群对促进中原经济区跨越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实施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作者
丁文恩
机构地区
安阳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19-120,共2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区域经济
产业聚群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48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6
1
刘世锦.
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J]
.改革,2003(3):64-68.
被引量:100
2
陈继海.
世界各国产业集聚模式比较研究[J]
.经济纵横,2003(6):33-35.
被引量:30
3
徐传谌,陈磊.
产业集群策略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J]
.经济纵横,2008(11):34-36.
被引量:5
4
曹万林.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探析[J]
.商业经济,2010(17):45-46.
被引量:12
5
王国跃,李海海.
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对策[J]
.经济纵横,2008(12):71-73.
被引量:10
6
张秀生,卫鹏鹏主编..区域经济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337.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张秀生,张平.区域经济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被引量:3
2
耿明斋.新区域经济学论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3
Carbonara, N. New models of inter - firm networks within industrial districts. Entrepreneurship ®ional development, 2002, 14.
被引量:1
4
河南产业集聚初现“优化效应”政府优惠政策将延续[EB/OL].(2010-04-04)[2010-04-10].http://www.cnr.cn/hnfw/xwzx/yw/201004/t20100409_506261199.html.
被引量:1
5
产业集聚区建设河南再加力今年投资目标4000亿[EB/OL].[2010-04-09].http://www.ha.stats.gov.cn/hntj/tjfw/jjsd/hnjj/webinfo/2010/01/1262760276763011.htm.
被引量:1
6
[日]藤田昌久.集聚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政大学出版社,2004..
被引量:10
7
聂华林.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01.
被引量:35
8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产业发展司.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上册)[M].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产业发展司.2002:9-10
被引量:2
9
金碚.
世界分工体系中的中国制造业[J]
.中国工业经济,2003(5):5-14.
被引量:55
10
刘世锦.
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J]
.中国发展评论,2003,5(2):22-26.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48
1
罗啸潇,王婷,廖斌.
我国产业集聚热点与趋势的文献计量分析[J]
.科技与管理,2020,22(3):65-72.
2
郭卫军,黄繁华.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质量——基于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1(1):37-51.
被引量:11
3
宋杰鲲,张在旭,张宇.
我国油田化学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7(19):115-116.
4
周小辉,屈胜喆,夏沁田.
略论产业集群与城市圈的发展[J]
.理论月刊,2009(10):164-165.
被引量:1
5
乜堪雄.
汽车产业集群效应与政府策略研究——基于重庆的实证分析[J]
.市场营销导刊,2008,0(2):62-67.
6
陈顺良,潘长良.
基于产业集群优势的企业扩张投资战略[J]
.矿冶工程,2004,24(3):84-88.
被引量:2
7
吕晓英,吕胜利.
产业集聚效应测算的独立混合横截面数据模型[J]
.甘肃社会科学,2004(5):232-236.
被引量:27
8
唐立峰.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经济机理分析[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33-36.
被引量:7
9
袁闽川,林迎星.
关于培育福建石化产业集群的一些思考[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2):190-192.
被引量:2
10
邝国良,方少帆.
我国产业集群模式对技术扩散的影响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1):60-62.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32
1
胡荣涛.
论“两化融合”的中国新型工业化本质——兼论加快河南新型工业化进程[J]
.区域经济评论,2013(6):41-46.
被引量:1
2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原经济区论势[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被引量:2
3
姚敏,许红.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及实证[J]
.统计与决策,2008,24(1):105-107.
被引量:10
4
喻新安.
建设中原经济区若干问题研究[J]
.中州学刊,2010(5):72-79.
被引量:76
5
张占仓.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J]
.经济地理,2010,30(9):1462-1467.
被引量:128
6
王发曾.
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
.经济地理,2010,30(12):1972-1977.
被引量:141
7
张占仓.
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4):1-5.
被引量:30
8
徐全红.
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财政政策选择[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2):96-100.
被引量:11
9
唐晓旺.
在统筹协调中谋求中原经济区新跨越[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13(3):45-48.
被引量:2
10
王永苏.
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
.中州学刊,2011(3):73-76.
被引量:63
引证文献
4
1
郭强.
中原经济区支柱产业发展问题分析[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0(1):38-40.
2
桂玉.
中原经济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及对策[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1):61-64.
被引量:2
3
刘红霞.
加快特色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以开封市传统产业改造为例[J]
.学术论坛,2013,36(6):136-140.
被引量:1
4
刘雪蕾,陈国生,陈政,刘真真.
基于CiteSpace的中原经济区研究热点与可视化分析[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2):25-3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樊宗山.
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群众体育发展策略研究[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1):77-80.
被引量:2
2
李创.
河南省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4,2(4):90-92.
3
李志忠.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推进农民就地城镇化[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5(3):26-28.
1
匡致远.
发展产业聚群 促进产学研联合[J]
.软科学,2000,14(4):46-48.
被引量:9
2
焦燕.
产业聚群——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有效发展策略[J]
.山西统计,2002(8):15-16.
被引量:2
3
周春花,李凡.
高技术产业聚群的特性与发展战略研究[J]
.科学与管理,2004,24(3):42-43.
4
武晓瑜.
浅议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的产业集群发展策略[J]
.中国电子商务,2013(14):221-221.
5
黄雳雳.
创新视角下的河南产业集群发展探析[J]
.经济师,2013(7):191-193.
6
张卓宁.
科技园区产业聚群的发展策略[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6):34-35.
7
顾颖.
实施产业聚群战略 推进山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2,4(6):48-50.
8
刘志迎,周春花.
高技术产业聚群的经济学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22(4):29-33.
被引量:28
9
匡致远,陈杰.
高新区内产业聚群的发展策略[J]
.经济管理,2001,27(7):72-74.
被引量:20
10
孟守卫.
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绩效因子分析[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1):87-90.
被引量:1
前沿
2011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