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明清两代方孝孺评价看士人与政府的博弈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明清两代士大夫对方孝孺的评论和追忆持续存在,其有一定轨迹可循。从永乐到正统初年,对方孝孺的评论是政治的禁区。天顺朝后,对方孝孺的评价逐渐被朝廷默许。万历年间,对方孝孺的评论成为士大夫的焦点话题。明清易代之际,对方孝孺的追忆具有回归建文政治的寓意。清代对方孝孺的评论主要集中到方孝孺的"忠义"观。通过对明清两代有关方孝孺评论的走势分析,可以透视出士人和朝廷评价标准和视角的差异,以及在差异中的相互渗透和博弈。
作者 王伟 刘喜涛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5-247,共3页 Seeker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0SSXT11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5

  • 1吴德义著..建文史学编年考[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358.
  • 2王春南,赵映林著..宋濂 方孝孺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570.
  • 3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M],1999.
  • 4沈刚伯.《方孝孺的政治学说》.《明清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1961年. 被引量:1
  • 5清·李清.《南渡录》卷1,何槐昌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8页. 被引量:1
  • 6清·李清.《南渡录》卷3,何槐昌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0页. 被引量:1
  • 7宋·苏轼.《东坡全集》卷首“宋孝宗御制文忠苏轼文集赞并序”,中国书店1986年版. 被引量:1
  • 8《明太宗实录》卷9下,永乐四年六月乙丑条,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被引量:1
  • 9明·陈建.《皇明通纪集要》卷24,四库禁毁丛刊,史部第34册,第278页. 被引量:1
  • 10明·李乐.《见闻杂纪》,明万历刻本.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27

  • 1清·黄宗羲.《南雷文定四集》卷一《明儒学案序》,康熙间刻本. 被引量:1
  • 2清·黄宗羲.《南雷文定五集》卷一《改本明儒学案序》,乾隆二十六年刻本. 被引量:1
  • 3清·黄宗羲.《南雷文定四集》卷一《明儒学案序》. 被引量:1
  • 4清·恽珠.《恽逊庵先生家传》,载《恽逊庵先生文集》卷首,道光八年刻本. 被引量:1
  • 5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六二《蕺山学案》,康熙三十二年刻本. 被引量:1
  • 6清·黄宗羲.《南雷文案》卷一《恽仲昇文集序》,康熙十九年刻本. 被引量:1
  • 7清·黄宗羲.《南雷文定五集》卷一《答恽仲昇论刘子节要书》. 被引量:1
  • 8清·汤斌.《汤子遗书》卷五《答黄太冲》,同治九年刻本. 被引量:1
  • 9清·汤斌.《汤子遗书》卷五《与黄太冲书》. 被引量:1
  • 10清·董场.《刘子全书抄述》,载刘宗周《刘子全书》卷首,康熙二十六年刻本. 被引量:2

共引文献4

同被引文献37

  • 1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被引量:233
  • 2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7. 被引量:37
  • 3清·查继佐.罪惟录[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被引量:2
  • 4明·李清.三垣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208. 被引量:3
  • 5明·王世贞.弁州四部稿[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被引量:1
  • 6明·姚希孟.公槐集[M]//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178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 7明·宋奎光.宁海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83. 被引量:1
  • 8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M]//续修四库全书(第145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 9清·傅维麟.明书[M]//明代传记丛刊(第87册).台北:明文书局,1991. 被引量:1
  • 10明·杨士奇.明仁宗实录[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