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一个时代之“象”——兼论明末大儒黄道周与《明夷》卦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明夷》卦喻示着政治昏暗、贤人遭难的情状,蕴含着在困难、黑暗中坚持不懈、生生不息的"大易之道"。箕子之"艰"不但是个人命运的蹭蹬,更有国家社稷面临倾覆之"艰危",处于特殊历史语境中的明末士人更易于对"箕子之明夷"产生共鸣。黄道周的生平事迹略近于箕子,其诗文多引用《明夷》卦,其《易象正》对《明夷》一卦亦多有阐发,体现出鲜明的解《易》特点。
作者
郑晨寅
机构地区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黄道周研究室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7-145,共9页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关键词
《明夷》卦
黄道周
《易象正》
分类号
B248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序》,《黄宗羲文集》第1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被引量:1
2
明·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载“平台召对”,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20页.
被引量:1
3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整理.《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J].文物,1984,.
被引量:1
4
郭彧..易图讲座[M],2007.
5
翟奎凤..以《易》测天——黄道周易学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09:
6
吴晗编..朱元璋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302.
7
(唐)柳宗元著..柳宗元集 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721.
8
李镜池著..周易探源[M].北京:中华书局,1978:421.
9
陈寅恪著..柳如是别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612.
10
商传著..明代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447.
同被引文献
22
1
夏德靠.
黄道周《诗表》的诗学观及其意义[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75-79.
被引量:2
2
陈书录.
吴伟业诗歌创作与《周易》的“一与多”[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22-126.
被引量:3
3
翟奎凤.
黄道周“七十二卦”易历星象、中医藏象说述论[J]
.周易研究,2011(4):41-49.
被引量:1
4
翟奎凤.
黄道周与明清之际的学术思潮[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4):31-37.
被引量:5
5
于浴贤.
黄道周《续离骚》《续招魂》新探[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9(5):17-21.
被引量:2
6
萧仕平.
闽儒黄道周先生“仁”的思想试析[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4(4):37-41.
被引量:1
7
郑晨寅.
论黄道周拟骚之作[J]
.中州学刊,2012(2):172-176.
被引量:3
8
杨毓团.
黄道周礼学思想探论[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2):80-84.
被引量:1
9
郑晨寅.
《孝经》“移孝为忠”说的困境与超越——以明末大儒黄道周为个案[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57-63.
被引量:3
10
李建英,丁光耀.
黄道周诗歌的精神境界[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2):50-5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李金梅.
近三年黄道周研究述评[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8(3):57-63.
1
曾纪鑫.
明末大儒:活着,就是为了复国[J]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4,0(12):44-47.
2
史秉团,杨孟冬.
以诗明志的廉吏——于谦[J]
.先锋队(下旬刊),2014(4):24-25.
3
胡海义,贺秋菊.
好议时政之风与明末时事小说的兴起[J]
.船山学刊,2006(1):102-104.
4
海佛.
玉米骡子[J]
.黄河文学,2007(5):42-53.
5
徐爱梅.
《桃花扇》中的《周易》文化发微[J]
.周易研究,2009(3):86-90.
被引量:2
6
胡弦.
过河与诗意(创作谈)[J]
.延河,2011(8):92-93.
7
徐强.
一纸鸿雁送清风[J]
.杂文月刊,2011,0(7):42-42.
8
刘佳星.
陶渊明意象在明末清初的建构——基于明末士人李渔为中心的考察[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4(4):119-122.
被引量:2
9
吴俊.
余姚寻谒梨洲墓[J]
.作家,1997,0(4):51-52.
10
李世忠,段琼慧.
论姜夔词的政治意识[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1):118-123.
中国文化研究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