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长度研究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依据影响互通式立交交通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汽车行驶特性和驾驶员反应特性,对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长度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计算得出了合理的变速车道长度。弥补了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对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长度规定方面的不足。
作者
史静
沈穗娜
机构地区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饶平县地方公路管理站
出处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9-314,共6页
Journal of China & Foreign Highway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互通式立交
变速车道
分类号
U412.352.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62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5
参考文献
8
1
JTG D20一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被引量:10
2
AASHTO. A Policy on GeometricDesign of Highways and Streets[M]. Washington, D. C. ,2004.
被引量:1
3
[日]日本道路社团.日本高速公路设计要领[M].交通部工程管理司译制组,1991.
被引量:1
4
D EBlumenfeld, GH Weiss. Mergingfroman Accerlation Lane. Transportation Science , 1971 , 5(2) :161-168.
被引量:1
5
A Polus, M Livneh. Comments on Flow Characteristics on Acceleration Lane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 1987,21(1):39-46.
被引量:1
6
李硕,张样.
高速公路主线流量对入口加速车道设计影响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2000,13(2):108-111.
被引量:15
7
罗霞.
混合车流合流运行模式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35(1):36-39.
被引量:10
8
李铁柱,李文权,周荣贵,石小法,赵春.
高速公路加减速车道合流分流特征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2001,18(4):89-91.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罗霞.
高速路变速道长度模拟[J]
.优选与管理科学,1989,5(2):31-37.
被引量:2
2
常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分、合流区辅助车道设置长度的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M].,2000,1..
被引量:1
3
罗霞,高等级公路交通流理论,1999年,35页
被引量:1
4
罗霞,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八届年会学术论文集,1998年,284页
被引量:1
5
罗霞,高速公路立体交叉的规划与设计,1992年,5页
被引量:1
6
丹尼尔L .鸡洛夫,交通流理论,1983年,50页
被引量:1
7
杨兆升,中国公路学报,1995年,4期
被引量:1
8
冯桂炎,道路交叉设计,1995年
被引量:1
9
乐寿长,道路交通控制,1995年
被引量:1
10
罗霞,陈应文,霍娅敏.
混合车流三大参数关系的计算机仿真[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8,33(2):219-223.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54
1
赵春,邓卫,周荣贵,王炜.
考虑服务交通量的加速车道长度设置方法[J]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8):103-107.
被引量:10
2
何雄君,梁会,王建平,向晋举.
我国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长度的确定方法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5,29(3):370-373.
被引量:18
3
马俊来,王炜,李文权,边扬.
高速公路合流区上匝道混合车流通行能力经验计算法[J]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10):97-101.
被引量:6
4
何小洲,过秀成,吴平,杨卫东.
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特性分析[J]
.公路,2005,50(12):110-115.
被引量:47
5
李爱增,李文权,王炜.
城市快速路出口标志位置设置研究[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6(5):36-41.
被引量:15
6
徐秋实,任福田,孙小端,陈永胜.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加速车道长度的研究[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33(3):298-301.
被引量:15
7
赵月,杜文.
公交站点设置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8):136-139.
被引量:23
8
王鹏英,陆键,项乔君,高梦起,俞斌.
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分流区研究现状及展望[J]
.现代交通技术,2008,5(6):54-58.
被引量:3
9
臧晓冬,周伟,郭香妍,龚华炜.
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桥环形匝道通行能力[J]
.系统工程,2008,26(11):63-66.
被引量:1
10
王鹏英,陆键,马永锋,赵海娟.
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几何特征及控制方式研究现状及展望[J]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9,7(1):104-11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2
1
谷李忠.
立交变速车道设计分析[J]
.市政技术,2010,28(3):48-50.
被引量:1
2
路记红,钟石泉,马寿峰,白子建,周丽珍.
地下道路分合流区驾驶员视认行为研究[J]
.交通信息与安全,2013,31(5):10-18.
被引量:4
3
刘硕,王俊骅,方守恩.
地下道路横断面对驾驶行为的影响[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8):1191-1196.
被引量:9
4
何雄君,梁会,王建平,向晋举.
我国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长度的确定方法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5,29(3):370-373.
被引量:18
5
于恩亚,孟巧娟.
互通立交变速车道的探讨[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25(B06):68-70.
被引量:5
6
李素艳,杨东援,俞明健.
城市地下道路出入口变速车道长度设计研究[J]
.交通标准化,2006,34(12):22-25.
被引量:9
7
冯树民,裴玉龙.
行人过街延误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39(4):613-616.
被引量:47
8
孙家驷 朱晓兵.道路设计资料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被引量:5
9
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被引量:628
10
李素艳,杨东援,赵娅丽.
地下道路出入口交通组织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3(4):781-786.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8
1
王春娥.
高速公路立交变速车道长度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13,30(1):120-125.
被引量:18
2
张云龙,谷彩红.
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互通减速车道长度设计研究[J]
.公路与汽运,2013(3):87-89.
被引量:1
3
王云泽,潘兵宏,邵阳.
互通式立交分流选择行为概率模型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14,31(12):104-109.
被引量:6
4
夏国法.
道路立交线形动态拖动设计技术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6):114-116.
5
王思琦,陈景雅,罗冬宇.
基于停车视距的互通式立交减速车道流出角研究[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9,36(1):18-24.
被引量:1
6
王萌,毛琰,狄胜德,张巍汉.
城市地下道路分合流区变速车道长度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20,37(1):104-114.
被引量:4
7
张玉,刘俊,林伟,徐进.
互通立交迂回式匝道纵向加速度特性[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6):11411-11418.
被引量:5
8
袁国泰.
考虑安全和经济性的高速公路立体交叉变速车道设计[J]
.自动化仪表,2023,44(1):96-10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李晔.
基于二次减速理论的互通式立交减速车道长度研究[J]
.中国交通信息化,2021(S01):177-180.
2
马骉,毛雪松,刘保健,张洪亮,杨宏志,陈仁朋,陈昌富,季节,俞建霖,郝培文,徐进,谈至明,崔新壮,曹文贵,章定文,黄卫东,傅鹤林,程建川,蒋应军,韩森.
中国道路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3[J]
.中国公路学报,2013,26(3):1-36.
被引量:101
3
王云泽,潘兵宏,邵阳.
互通式立交分流选择行为概率模型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14,31(12):104-109.
被引量:6
4
杨晓芳,周昱,付强.
考虑驾驶心理的封闭式道路车辆出匝换道模型[J]
.公路交通科技,2015,32(7):112-119.
被引量:5
5
孟祥海,林兰平.
高速公路分合流区潜在事故风险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25(8):164-170.
被引量:11
6
李宙峰,孙剑.
几何设计对快速路立交匝道行车安全性的影响[J]
.交通信息与安全,2015,33(6):89-95.
被引量:4
7
邵孜科,李文权,孙春洋,于乐乐,刘娟.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平行式加速车道长度模型[J]
.公路交通科技,2017,34(1):137-142.
被引量:4
8
沈照庆,王雄,杜兴,姚铁山.
主线收费站与非信号控制交叉的净距研究[J]
.公路,2017,62(2):129-133.
被引量:1
9
潘兵宏,高健强,霍永富.
互通式立交车辆分流选择行为概率模型[J]
.公路交通科技,2017,34(7):115-120.
被引量:8
10
唐宗鑫,杨迪,陈思凯,程建川.
基于可靠度的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8(5):961-966.
被引量:8
1
徐默楠,罗维宏,王兴国.
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接坡设计[J]
.云南交通科技,2003,19(5):41-43.
2
韩庆林,邢恩辉,王锐.
坡道上变速车道长度研究[J]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1):91-93.
3
狄升贯,付晓敦.
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及分流鼻处设计关键点浅析[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9):49-50.
被引量:1
4
隋吉军,周彬.
浅谈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
.东北公路,1999,22(3):6-8.
5
马香娟,李建士,张胜平.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设计研究[J]
.中外公路,2012,32(6):311-314.
被引量:9
6
杨少伟.
坡道上变速车道长度的修正[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7,16(2):71-74.
被引量:3
7
李家友,许年发.
山区公路平面线形设计的探讨[J]
.湖南交通科技,2007,33(2):6-8.
被引量:1
8
文龙,旭东.
在下一城——北汽新能源EU260电动车[J]
.汽车导购,2016,0(4):94-97.
9
邹云,李浩.
特殊条件下隧道内设置拓宽变速车道长度研究[J]
.公路交通技术,2013,29(1):97-101.
被引量:2
10
袁金秀.
软弱破碎围岩条件下隧道施工过程合理台阶长度研究[J]
.公路工程,2013,38(4):66-69.
被引量:10
中外公路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