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茶业通报》
1999年第4期35-36,共2页
Journal of Tea Business
同被引文献12
-
1樊祥成,史建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分析[J].乡镇经济,2004,20(11):10-11. 被引量:4
-
2陈晓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之现状与出路[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23-25. 被引量:3
-
3高水练,郝志龙,林郑和,陈梁城.关于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探讨[J].中国茶叶,2005,27(1):36-37. 被引量:7
-
4齐玉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2007(1):38-40. 被引量:2
-
5陈友放.现阶段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探析[J].科技咨询导报,2007(8):137-137. 被引量:7
-
6卢振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中茶业发展对策[J].中国茶叶,1996,11:2-4. 被引量:1
-
7江用文,陈宗懋.21世纪我国茶业科技展望[J].茶叶,1999,25(1):11-14. 被引量:10
-
8俞永明.产业化是茶叶生产发展必由之路[J].中国茶叶,1999,21(3):6-7. 被引量:9
-
9翁玉宝.推进我国茶业产业化对策研究[J].茶业通报,1999,21(4):41-42. 被引量:9
-
10张晓山.WTO与中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的有利时机[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2,12(1):14-16.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7
-
1籍瑞芬,李廷轩,张锡洲.茶园土壤污染及其防治[J].土壤通报,2005,36(6):965-968. 被引量:10
-
2谭和平,黄苹,陈能武,陈孝勇.中国加入WTO后对四川茶叶发展的思考[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1,19(2):179-181. 被引量:1
-
3刘钊.浅谈入世后三明茶叶的发展对策[J].茶叶科学技术,2002(1):19-21.
-
4许安心,陈永忠,李勇泉.论茶叶的创名牌——安溪乌龙茶创名牌的启示[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49-51. 被引量:5
-
5张琳.新形势下有机茶对外出口贸易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17,39(4):45-46. 被引量:1
-
6张凌云,梁月荣.我国加入WTO后茶业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对策[J].茶叶,2002,28(3):129-132. 被引量:9
-
7凌云强.加入WTO后安徽茶业发展对策[J].茶业通报,2003,25(4):151-152. 被引量:2
-
1谢世飞.对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J].经济师,2005(2):176-177. 被引量:8
-
2发改委发布2013年一季度化工行业运行情况[J].通用机械,2013(5):10-10.
-
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9(1):9-15.
-
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11(1):9-15.
-
5主要工业产品产量[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10(10):9-15.
-
6主要工业产品产量[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9(2):9-15.
-
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11(3):9-13.
-
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11(2):9-15.
-
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9(4):9-15.
-
1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9(9):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