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对残疾人内隐态度的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大学生对残疾人的真实态度。方法:采IAT内隐联想测验对56名大学生对残疾人的内隐态度进行测量并就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结果: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的内隐效应显著。是否接触过残疾人在内隐态度上有显著差异(F(1,52)=6.863,p=<0.05)。大学生与残疾人关系类型在内隐态度上无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存在隐性偏见。
作者
马子媛
王俊刚
薛继婷
机构地区
牡丹江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出处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88-90,共3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关键词
残疾人态度
内隐态度
内隐联想测验
分类号
R74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章志光主编,石秀印等编著..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627.
2
Grecnwald A G, Banaji M R.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attitudes,serf-esteem, and stereotypes [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5, 102( 1 ) :4 -27.
被引量:1
3
郑曦.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的研究.硕士论文[D].福州:福州大学,2005.
被引量:1
4
Greenwald A G, McGhee D E, Schwartz J L.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 implicit cognition: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 J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4( 1 ): 181 - 19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
1
肖放,落合俊郎,朴在国.
中国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的调查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8(8):3-10.
被引量:22
2
贺雯,梁宁建.
态度内隐测量方法的发展与探索[J]
.心理科学,2010,33(2):384-386.
被引量:15
3
艾传国,佐斌.
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在群体认同中的初步应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4):476-478.
被引量:39
4
陈光华,张治星.
大学生对残疾人的内隐与外显态度[J]
.中国特殊教育,2012(8):22-29.
被引量:25
5
何安明,惠秋平,刘华山.
SC-IAT范式下大学生感恩的内隐性[J]
.心理学探新,2014,34(6):536-541.
被引量:10
6
丁永斌,王文文,孟崇峥.
高校研究生对残疾人内隐态度的情景效应[J]
.中国特殊教育,2015(6):16-2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李翔,张敏.
特教专业大学生对特殊儿童的内隐态度[J]
.安顺学院学报,2018,20(2):72-7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欢,罗月伶.
普通学生对特殊学生融合教育态度的元分析[J]
.中国特殊教育,2024(2):11-21.
被引量:5
1
高屹.
海洛因戒断者对毒品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2):176-179.
被引量:6
2
龚家辉,董江会,郭丽.
女性海洛因戒断者对毒品内隐态度及其与复吸相关性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6,37(4):621-624.
被引量:6
3
陈婷婷,丁凡,刘毅,任晟昱,刘忠纯.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研究[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1):6-8.
被引量:2
4
王佳,潘彦蕊,王玲.
大学生对金钱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1):1387-1388.
被引量:2
5
付佳林,李鸣.
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外显、内隐自杀态度的影响[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6):526-528.
被引量:10
6
胡彬,包盛楠,冯成志.
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女大学生的内隐食物态度[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6):835-839.
被引量:6
7
武萌,申鲁军,李翔宇.
儿童对于被欺负现象的内隐态度分析[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7):527-529.
被引量:1
8
关慕桢,刘旭峰,苗丹民,李月,洪霞,吕静,贡京京,杨兴洁,杨海.
内隐联想与启动模式对内隐暴力态度的测量效应[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4):372-374.
被引量:5
9
周若愚,张艳玲,黄本兴,肖甜.
高职生内隐学历污名效应对网络成瘾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3):381-386.
被引量:4
10
李涵贵,吴大兴,杨裕萍.
内隐联想测验在成瘾研究中的应用[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2,12(1):68-70.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