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治”工程与三峡库区水土保持的思考
被引量:2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1999年第11期39-40,共2页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China
同被引文献23
-
1夏士淳,陈跃新,张景峰.《河流流量测验规范》执行中若干问题的商榷[J].黑龙江水利科技,1999,0(2):22-23. 被引量:1
-
2夏士淳,苌玉生.流量测验数据收集系统的综合设计[J].黑龙江水利科技,1999,27(1):27-28. 被引量:1
-
3王玉宽.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径流侵蚀试验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1993(7):22-24. 被引量:21
-
4靳长兴.论坡面侵蚀的临界坡度[J].地理学报,1995,50(3):234-239. 被引量:111
-
5尹国康.地貌过程界限规律的应用意义[J].泥沙研究,1984,(4). 被引量:3
-
6陈法扬.不同坡度对土壤冲刷量影响的实验[J].中国水土保持,1985,(2):18-19. 被引量:5
-
7Carson M A, Kirkby M J. Hill slope Form and Process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 被引量:1
-
8Bryan R B. The influence of slope angle on soil entrainment by sheet and rain splash [J]. Earth Surface Process, 1979(4): 43~ 48. 被引量:1
-
9陈永宗,景可,蔡强国.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J].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
10郭同章.水土流失过程中水流运动的模拟计算[J].铁道学报,1998,20(1):123-12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2
-
1汪亚峰,李茂松,卢玉东,罗春燕.试论退耕还林中对坡度标准的界定[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4,22(6):25-27. 被引量:11
-
2丛沛桐,王瑞兰,张玉红,祖元刚.中国西部水土流失动态监控体系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0,20(5):39-4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6
-
1周月梅.基于GIS的小流域水土流失自然因子提取——以诏安草子坝小流域为例[J].福建地理,2005,20(2):7-9. 被引量:3
-
2郭月峰,王瑄,巩琼.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3):153-156. 被引量:3
-
3洪桢华,刘健,余坤勇,赖玫妃,吕恒斌.基于GIS的富屯溪流域土壤侵蚀因子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7(2):216-220. 被引量:3
-
4李英柳.人工神经网络在环境灾害预测中的应用进展[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21(1):8-11. 被引量:11
-
5和继军,蔡强国,王学强.北方土石山区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的空间有效配置[J].地理研究,2010,29(6):1017-1026. 被引量:34
-
6王明玉,任云卯,赵凤君,舒立福,王奇峰,李涛,田晓瑞.北京西山防火林带空间布局与规划[J].林业科学研究,2010,23(3):399-404. 被引量:16
-
7刘梅梅.浅谈农村建筑活动对水土资源流失的影响和控制措施[J].四川建材,2011,37(6):64-64.
-
8邹军,张明礼,杨浩.退耕还林(草)与水土保持若干问题的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12,43(2):506-512. 被引量:12
-
9潘永柱,阙建勇,叶连宝.松阳县生物防火林带布设初探[J].浙江林业科技,2012,32(3):50-54. 被引量:5
-
10傅涛,候宏晓,倪九派,唐家良.坡面土壤锓蚀评价模型[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23(3):33-36. 被引量:1
-
1龙向超.毕节“长治工程”区纪行[J].中国水土保持,1994(3):54-56.
-
2郭廷辅,段巧甫,佟伟力,鲁胜力.“长治”工程建设的主要效益与经验[J].中国水土保持,1997(2):1-4.
-
3龚尚荣.“长治”工程加快了我州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J].中国水土保持,1997(12):28-29.
-
4樊同炽.总结经验、乘机前进、再创农业生态经济建设的新辉煌[J].云南农村经济,2001(6):95-98.
-
5王建,王治国,王艳,陈家才,王蓉.“长治”工程“二十二字诀”防治技术[J].中国水土保持,1997(5):31-33.
-
6贾敏.甘肃省“长治”工程的治理模式[J].中国水土保持,1993(12):13-14. 被引量:1
-
7陈俊府.奋进中的“长治”工程[J].中国水土保持,1994(10):13-15.
-
8重庆市“长治”工程五年初见成效[J].中国水土保持,1994(9):15-17.
-
9郑宝宿.辉煌的“长治”十年[J].中国水土保持,1999(12):26-28.
-
10郭廷辅.抓住机遇 加快防治步伐 使“长治”工程再上新台阶[J].中国水土保持,1994(8):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