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安士人迁徙与文风新变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建安士人频繁的迁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表现形态也因人而异。建安文学中的清怨文风与骨鲠之气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士人迁徙的影响。士人在迁徙过程中的交流,促进了地域文学的交融,同时也深化了文学理论的自觉与人物品评的发展。
作者
于涌
曹胜高
机构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兰州学刊》
CSSCI
2011年第7期124-130,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代社会转型
文化整合与文学变革研究"(项目编号:08czw011)
关键词
士人迁徙
建安文学
建安风骨
文学融合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4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3152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1
曹道衡,沈玉成著..中古文学史料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3:802.
2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被引量:615
3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被引量:2231
4
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被引量:199
5
徐公持编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626.
6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被引量:66
7
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被引量:239
8
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101.
被引量:13
9
曹胜高.
曹丕“清怨”诗风的源与流[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2):1-5.
被引量:3
10
穆克宏,郭丹.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54
1
罗文进.
关于邺下文人集团的构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7(3):72-73.
被引量:1
2
梅新林.
建安文人集团的崛起──中国文学流派正式形成的标志[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2(6):31-35.
被引量:3
3
胡守为.
汉魏的浮华士风[J]
.学术研究,1983(1):96-100.
被引量:5
4
《后汉书》卷六八《郭太传》,第2225页.
被引量:2
5
陈寅恪.《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见《金明馆丛稿初编》,第52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被引量:5
6
《后汉书》卷六八《符融传》.
被引量:1
7
《三国志》卷一四《魏志·华歆传》,注引华峤《谱叙》,中华书局,1959年,第404页.
被引量:1
8
川胜义雄著、徐谷芃、李济沧译.《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7-72页.
被引量:1
9
《后汉书》卷六七《范滂传》,第2207页.
被引量:2
10
《文献通考》卷二八《选举考》,中华影印本,1986年,第267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152
1
蒋波,潘淑萍.
汉代湖湘地区郡守的籍贯分布特点及其原因[J]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2(1):380-385.
2
丁鼎,薛立芳.
试论“谶”与“纬”的区别——兼与钟肇鹏先生商榷[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2):107-110.
被引量:1
3
杨漪柳.
论《列子》对《庄子》寓言的应用[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4):46-52.
被引量:2
4
张晓霏.
从京都到江户:论德川时期日本文化中心之转移[J]
.浙江社会科学,2013(10):130-135.
被引量:1
5
臧知非.
道家·黄老·秦汉政治实践与学术发展——重读熊铁基先生《秦汉新道家》[J]
.史学月刊,2004(7):81-88.
被引量:3
6
袁林.
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研究的几个问题[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79-83.
被引量:11
7
霍松林,霍建波.
论《孟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10-15.
被引量:9
8
刘飞滨.
文人·儒家思想·游侠精神[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54-59.
被引量:4
9
李国锋.
试论汉初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调整[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129-131.
被引量:3
10
杜学.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4):90-93.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3
1
任慧.
浅谈王粲的《从军诗》[J]
.重庆社会科学,2005(12):40-41.
被引量:2
2
岳进.
论《古诗归》的“隐语”式评选[J]
.江西社会科学,2009,29(7):132-136.
被引量:3
3
孙向召.
王粲诗歌风格简论[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4):13-1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辛晨伊.
浅论《古诗归》对王粲《从军诗》的批评态度[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3):45-48.
1
姜晓云.
“清”与“怨”的历史传承与钟嵘《诗品》[J]
.文艺理论研究,2000(3):62-66.
被引量:3
2
张竞怿.
钟嵘《诗品》沈约条疏证[J]
.许昌学院学报,2012,31(1):25-28.
3
祝学剑,黄文.
论20世纪40年代胡风迁徙的生命体验[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6(8):30-32.
4
祝学剑,黄文.
论20世纪40年代萧红迁徙的生命体验[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6(7):44-46.
5
徐世平.
惨遭“灭十族”的义臣方孝孺[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08(21):14-15.
6
陈为仁.
“大汉奸”袁殊?[J]
.作品与争鸣,2006,0(1):80-80.
7
周玉宁.
我们的写作有如蜀道[J]
.文学自由谈,2016,0(5):137-139.
8
陈上.
记叙兰溪(组诗)[J]
.福建文学,2014,0(7):101-102.
9
肖舜旦.
一点疑虑[J]
.文学自由谈,2001(2):146-148.
10
简默,姜啸然.
爱的絮语(二则)[J]
.家庭·育儿,2003(10):10-11.
兰州学刊
201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