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中共早期报刊的创办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利用报刊进行宣传,为党的壮大和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党报党刊在组织建设、路线宣传等方面的作用,从中提取出有益经验,从而为当代党报党刊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
乔兰
王灿发
机构地区
中国传媒大学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54-56,共3页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关键词
党报党刊《新青年》《共产党》《向导》
分类号
G219.29 [文化科学—新闻学]
D23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5
1
刘志靖.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1):126-130.
被引量:8
2
丁淦林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498.
3
丁俊萍,徐信华.
中国共产党早期中央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角色分析及启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6-9.
被引量:5
4
晋雅芬.转型,靠什么赢得读者[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6-2:5.
被引量:1
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M],2002.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徐方平,张德艳.
论中共早期报刊自身建设、宣传及其经验教训[J]
.中共党史研究,2006(5):49-55.
被引量:8
2
陈独秀.本志宣言[J].新青年,1919,(7).
被引量:13
3
李达.《马克思还原》[J].新青年,1921,8.
被引量:4
4
陈独秀选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被引量:11
5
玄庐.《弟兄们,想想看!》,《劳动界》第5册,工人出版社1958年影印本,第2页.
被引量:1
6
《会务总报告》,《中国农民》第6期,人民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第10页.
被引量:1
7
瞿秋白.《新青年之新宣言》,《新青年》季刊第1期,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2页.
被引量:1
8
《热血日报》发刊辞,《热血日报》第1号,人民出版社1980年影印本,第1页.
被引量:1
9
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37-1949),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257、253页.
被引量:1
10
陈独秀.《马克思学说》,《新青年》第9卷第6号,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4、3页.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1
1
赵付科,季正聚.
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史研究述评[J]
.教学与研究,2013(2):77-85.
被引量:4
2
裴一鸣.
马克思党报观在当代中国的实践发展[J]
.今传媒,2013,21(5):109-110.
3
田中阳.
独立根性使然——湖湘文化精神与五四时期湖南报刊互动关系解读之一[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5):152-155.
4
刘德军,杨连珍.
《向导》周报研究综述[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35(6):100-104.
5
杨连珍,刘德军.
内容与路径:《向导》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研究[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5,26(3):10-14.
6
张安,张华.
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与反思[J]
.贵州省党校学报,2017(1):25-32.
7
张家冀,唐棣宣,赵金英.
20年来国内学界关于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述评[J]
.宁夏党校学报,2019,21(4):73-80.
8
徐立波,于树杰.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9,0(12):8-14.
被引量:3
9
周旭东,徐开彬.
作为运动主体的劳动者:中国共产党早期办报活动的运动修辞分析(1920-1926)[J]
.新闻记者,2021(7):30-40.
被引量:2
10
罗佳.
中共早期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当代启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2):94-96.
同被引文献
68
1
周行,田子渝.
李汉俊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杰出贡献[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6):75-81.
被引量:4
2
孙景峰.
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若干问题[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1(3):4-7.
被引量:2
3
段启咸.
《共产党》月刊的历史作用[J]
.江汉论坛,1981(1):3-10.
被引量:11
4
惠中.
中国树起的第一面共产主义旗帜——《共产党》月刊述评[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0(1):10-14.
被引量:1
5
沈平平.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比较研究[J]
.史学月刊,1991(6):59-64.
被引量:3
6
黄志仁.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胜利[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1(2):1-7.
被引量:1
7
张声卫.
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几个问题[J]
.广东社会科学,1988(2):97-100.
被引量:3
8
邵鹏文.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学生中的早期传播[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23(3):51-60.
被引量:4
9
靳德行,秦英军.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光辉历程[J]
.史学月刊,1983(4):1-7.
被引量:2
10
邹永贤.
李达同志早期对传播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贡献[J]
.学术月刊,1982,14(3):23-2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刘德军,杨连珍.
《向导》周报研究综述[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35(6):100-104.
2
舒畅.
《共产党》月刊研究综述[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41-145.
被引量:1
3
周旭东,徐开彬.
作为运动主体的劳动者:中国共产党早期办报活动的运动修辞分析(1920-1926)[J]
.新闻记者,2021(7):30-4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杨雯雯.
《共产党》月刊中“追溯”建党理论[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3):67-72.
2
李宜璟,周红莉.
民族复兴:《人民日报》新年献词的修辞策略分析[J]
.新闻爱好者,2022(9):110-112.
被引量:1
3
彭志翔.
劳动节的媒介话语实践与意义博弈(1919—1929)[J]
.新闻大学,2024(6):91-101.
1
杨扬.
中共早期报刊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大众化的推进[J]
.中国出版,2014(16):67-69.
被引量:2
2
林河.
国家档案局公布《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档案》专题网络视频[J]
.中国档案,2011(2):11-11.
3
王春生.
福建人民出版社诞生亲历记[J]
.福建党史月刊,2012(6):15-17.
4
民国成立前后大学崛起的国内外社会背景分析[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27-127.
5
曹国辉.
一九七八年北京盲文出版社正式成立前后[J]
.出版史料,2012(2):107-114.
6
蓝冰.
两代人眼中的西藏今昔——从《西藏十年间》到《西藏五十年》[J]
.中国记者,2009(8):32-35.
7
东方升起红日:党的“一大”召开记[J]
.当代陕西,2006(6):40-41.
8
吴呵融.
帆满风劲——香港出版家李祖泽和“联合出版”大船[J]
.出版广角,1998(4):7-9.
9
北京广播学院成立前后资料小统计[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81,6(3):101-102.
被引量:2
10
毕无畏.
我党成立前后的无产阶级新闻出版业[J]
.中国记者,1991,0(6):49-50.
中国出版
2011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