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表责备的反预期构式“早不VP,晚不VP”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早不VP,晚不VP"构式中VP成分一般是动词或动词性结构,该构式通常用于表不满、责备、意外的语境中,起着强调或突显责备语气的作用;它能表示责备的构式义,该构式义是说者把不满的情景语义附加在构式上而形成的,其构式义具有不可推导性;该构式是一种反预期主观化表达的修辞构式,它既传递反预期语言信息,又表达了说者对言语事件或行为的主观评价。
作者
管志斌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理论界》
2011年第7期148-149,共2页
Theory Horizon
关键词
“早不VP
晚不VP”
构式
构式义
反预期语言信息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02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2
参考文献
4
1
刘大为.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下)[J]
.当代修辞学,2010(4):14-23.
被引量:110
2
刘大为.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上)[J]
.当代修辞学,2010(3):7-17.
被引量:219
3
陈振宇,邱明波.
反预期语境中的修辞性推测意义--“难道、不会、怕、别”[J]
.当代修辞学,2010(4):63-73.
被引量:23
4
张旺熹,李慧敏.
对话语境与副词“可”的交互主观性[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2):1-8.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沈家煊.
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J]
.中国语文,2002(5):387-399.
被引量:336
2
沈家煊.
句式和配价[J]
.中国语文,2000(4):291-297.
被引量:221
3
袁劲.
说“难道”[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8(4):107-109.
被引量:10
4
龚嘉镇.
“难道”的多义性与“难道”句的歧义性[J]
.辞书研究,1995(2):125-129.
被引量:5
5
杨惠芬.
副词“可”的语义及用法[J]
.世界汉语教学,1993,7(3):173-178.
被引量:29
6
刘钦荣,金昌吉.
有“难道”出现的问句都是反问句吗?[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2(2):107-109.
被引量:2
7
杨永龙.
近代汉语反诘副词“不成”的来源及虚化过程[J]
.语言研究,2000,20(1):107-119.
被引量:31
8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4):268-275.
被引量:2282
9
刘丹青,唐正大.
话题焦点敏感算子“可”的研究[J]
.世界汉语教学,2001,15(3):25-33.
被引量:48
10
张雪平.
“可”的程度意义及其来源和演变[J]
.天中学刊,2005,20(6):67-71.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302
1
陈满华.
构式语法研究在中国[J]
.语言学研究,2022(1):28-38.
2
董秀芳.
具有反预期功能的副词的分类及语义来源[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1(1):101-113.
被引量:1
3
陆旭,温锁林.
关于“副(程度)+名”现象的思考[J]
.语言研究集刊,2019,0(2):99-113.
4
桂子雍,李治平.
周遍义构式“万物皆可X”分析[J]
.绥化学院学报,2023,43(9):68-70.
5
武蕾旭.
三音成分“可也是”的类型、主观性及其表现[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6):136-142.
6
王雅君.
互动交际中话语标记语“好吧”与“行吧”的对比研究[J]
.文化学刊,2021(2):203-205.
7
王连盛,吴春相.
现代汉语“V+掉”构式群的显现——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的扩展[J]
.励耘语言学刊,2019,0(2):169-182.
被引量:1
8
陈巧静.
论新兴选择问“是A呢还是A呢”[J]
.华中学术,2023(3):152-163.
9
靳妍,张洋.
新兴构式“脆皮X”的认知探究——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J]
.汉字文化,2024(13):141-144.
10
张梦筠.
流行语“特种兵”的隐喻性语义泛化[J]
.汉字文化,2024(12):10-13.
同被引文献
30
1
方梅.
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J]
.中国语文,1995(4):279-288.
被引量:260
2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4):268-275.
被引量:2282
3
聂仁发.
否定词“不”与“没有”的语义特征及其时间意义[J]
.汉语学习,2001(1):21-27.
被引量:75
4
刘丹青.
作为典型构式句的非典型“连”字句[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4):1-12.
被引量:93
5
周红.
副词“倒”的预期推断与语法意义——兼谈对外汉语副词教学[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4(3):1-7.
被引量:16
6
齐沪扬,胡建锋.
试论负预期量信息标记格式“X是X”[J]
.世界汉语教学,2006,20(2):31-39.
被引量:64
7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lO.
被引量:9
8
Bemd Heine., Ulrike Claudi. Friederike Htmnemeyer. Grarnmaticaliz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 M]. Chican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1.
被引量:1
9
Schiffrin Deborah.. Discourse Markers[M]. Cam- 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被引量:1
10
Traugott Elizabeth. ,Dasher Richard.. Regularity in Semantic Cha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 versity Press. 200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杨诗媛.
主观性反预期构式“早不X,晚不X”研究[J]
.汉字文化,2024(15):19-21.
2
陆方喆.
反预期标记的性质、特征及分类[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4,12(6):53-59.
被引量:32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王新.
现代汉语反预期范畴的性质和概貌[J]
.语言与翻译,2022(2):5-11.
被引量:2
2
白新杰.
话语标记“早知道”的反事实与反预期——兼论普通话“早知道+S”的反事实虚拟句[J]
.语言与翻译,2021(1):44-49.
被引量:2
3
李强.
“怎么”表达意外:疑问、反问和感叹[J]
.汉语学报,2021(1):33-45.
被引量:11
4
白凌云,孙道功.
反预期标记"谁知道"的用法考察[J]
.语言研究集刊,2022(2):176-191.
5
宗晓哲.
论“反而”反预期的语用功能[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17(5):55-58.
被引量:1
6
万光荣,余承法.
反预期程度的量化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2):148-152.
被引量:6
7
刘通.
论“原来”的反预期表达功能[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6(5):95-99.
被引量:2
8
李婷婷.
副词“其实”的语义与语用分析[J]
.绥化学院学报,2017,37(2):79-81.
9
杨洋.
从“可能v了(个)假N”说预期的偏离[J]
.学语文,2017(3):89-89.
10
张宏国.
反预期话语标记功能研究——以“糟了”为例[J]
.江淮论坛,2017(3):181-185.
1
罗梦劼.
浅议范围副词“仅”的主观化[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6):50-51.
被引量:1
2
刘晓玲.
“比”字句的情景语义分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6(11):60-62.
3
王振来,柴东英.
介词标记“被”、“把”同现的构句机制及情景语义研究[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1):86-89.
4
王振来.
介词标记“连”的构句机制及情景语义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3):387-391.
被引量:1
5
仝国斌.
从“V了去(了)”到“A了去了”——兼论连续统过渡地带构式的性质[J]
.当代修辞学,2012(1):18-25.
被引量:6
6
李艳,仝国斌.
语法构式与修辞构式的衍变关系例说[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2):258-264.
被引量:2
7
祁峰.
形容词“大”的级差性与主观化表达[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6):51-55.
被引量:3
8
程亚恒.
怨责构式“NP+也是的”的多维研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90-96.
被引量:2
9
彭晓.
量级标尺、主观化表达与词义扩张——基于“X水”的词义衍生研究[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3):85-87.
10
袁毓林.
反预期、递进关系和语用尺度的类型——“甚至”和“反而”的语义功能比较[J]
.当代语言学,2008,10(2):109-121.
被引量:65
理论界
201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