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孟加拉国Barapukuria矿区Ⅵ煤层特征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孟加拉位于印度板块,其地层的沉积层序和含煤情况都与中国同地质时期的石炭一二叠系有着较大的区别,这里就Barapukuria矿区的上古生界冈瓦纳群的巨厚煤层——Ⅵ煤岩石学特征、沉积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
唐岳明
沙亚南
机构地区
江苏省煤田地质勘探第三队
出处
《中国煤田地质》
1999年第4期27-28,共2页
Coal Geology of China
关键词
冈瓦纳群
Ⅵ煤层
聚煤特征
煤矿地质
分类号
P618.11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杨起.中国煤田地质学(上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79..
被引量:8
2
中国矿业学院煤田地质勘探教研室编..煤矿地质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79:322.
共引文献
7
1
顾娇杨.
黑龙江省煤种分布与煤变质特征[J]
.煤炭科学技术,2004,32(9):50-53.
被引量:6
2
苏付义.
煤层气储集层评价参数及其组合[J]
.天然气工业,1998,18(4):16-21.
被引量:15
3
关世桥.
谈谈煤岩学的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J]
.中国煤田地质,1999,11(4):21-23.
被引量:1
4
沙亚南.
Barapukuria矿区VI煤层煤相分析[J]
.江苏煤炭,2000(1):5-6.
5
王炳山,余继锋,孙玉壮,李明月.
黄县盆地褐煤与油页岩的泥炭沼泽类型分析[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29(5):1-3.
被引量:11
6
刘钟森,田景春,林小兵,张翔.
新密煤田太原组山西组层序地层与聚煤规律[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35(3):187-192.
7
宋党育,袁镭,白万备,李永志,何进亚.
煤地质学研究进展与前沿[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6,44(4):1-7.
被引量:5
1
第三届国际冈瓦纳会议[J]
.地球化学,1973,2(2):75-75.
2
王英.
权家河煤矿褶皱构造发育特征[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0,28(2):16-18.
被引量:4
3
周慧堂,王天顺,孙红兵.
豫西陕渑煤田山西组煤层形成环境和聚煤特征[J]
.沉积学报,1989,7(4):121-131.
被引量:4
4
Munir.,M,杨心平.
孟加拉国的地震危险性[J]
.地震学刊,1995,15(A00):19-20.
5
Roy,S,李宏臣.
地质时期中锰矿床的沉积环境和形成过程[J]
.冶金地质动态,1991(3):14-15.
6
李学军.
α探测技术及其在煤矿地质中的作用[J]
.煤田地质与勘探,1991,19(6):58-61.
被引量:2
7
A.M.Grunow,高莉玲.
冈瓦纳大陆边缘俯冲带混合岩的构造地质与地质年龄:来自南极半岛和安第斯最南部的新资料[J]
.海洋地质译丛,1993,0(3):36-40.
8
陆均天.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J]
.科技文萃,2005(5):30-32.
被引量:1
9
薛秋芳,姚学祥.
1991年孟加拉国气旋性风暴灾害的综合分析[J]
.中国减灾,1995,5(1):27-31.
10
T.R.Ireland,马建华.
从Delamerian造山带的碎锆年代看冈瓦纳早古生代太平洋边缘的发育[J]
.海洋地质动态,1998(7):16-19.
中国煤田地质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