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京韵大鼓的三大唱腔流派——刘派、白派和骆派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刘派、白派和骆派是京韵大鼓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三大流派,演唱各具特色,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不仅能够使我们加深对京韵大鼓的认识,也能促进后人更好的继承和发扬这门说唱艺术。
作者
杜燕
机构地区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出处
《黄河之声》
2011年第2期90-91,共2页
Song of The Yellow River
关键词
京韵大鼓
唱腔
流派
特点
分类号
J826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2
1
张英华.
骆玉笙对京韵大鼓的艺术贡献——写在骆玉笙诞辰95周年之际[J]
.音乐研究,2009(5):69-73.
被引量:1
2
刘伟.
京韵大鼓唱腔流派浅述[J]
.中国体卫艺教育,2008(1):22-2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蒋菁.
京韵大鼓《丑末寅初》[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3):67-69.
被引量:2
2
刘书方.
骆玉笙唱腔研究[J]
.音乐研究,1983(3):93-105.
被引量:1
3
乔建中.
《剑阁闻铃》腔词关系初探[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3,11(3):33-37.
被引量:5
4
李光.
骆玉笙京韵大鼓的音乐创造[J]
.中国音乐,1990(3):63-64.
被引量:6
5
栾桂娟.
先于曲艺音乐研究方法的思考[J]
.中国音乐学,1988(3):70-75.
被引量:6
6
刘书方.
苦心不懈 天道酬勤——谈鼓王刘宝全对京韵大鼓音乐的改革[J]
.中国音乐学,1987(1):118-129.
被引量:2
7
南鸿雁,钱国桢.
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艺术生涯年表[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4):48-52.
被引量:3
8
张世英.
京韵金嗓唱不衰──记著名曲艺艺术家骆玉笙[J]
.中外文化交流,1995,0(6):22-2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
1
欧阳.
京韵大鼓历史发展以及艺术形式特点简述[J]
.神州,2017,0(19):34-3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9
1
成萌.
木板大鼓[J]
.曲艺,2012(3):47-47.
被引量:3
2
蔡源莉.
曲艺音乐漫谈[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10(4):51-54.
被引量:3
3
于林青.
曲艺音乐的“说”与“唱”——对曲艺音乐艺术特征的再认识[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4):1-10.
被引量:3
4
四维.
从“木板”说起 话“京韵”百年[J]
.曲艺,2018(4):54-57.
被引量:1
5
王童.
关于山东木板大鼓的研究[J]
.黄河之声,2018(13):137-137.
被引量:3
6
范铮.
大运河船工号子艺术特征及其传承对策[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35(2):28-31.
被引量:3
7
江玉亭.
论河北民歌的交融性与异质性[J]
.人民音乐,2019(8):52-55.
被引量:4
8
乔雯.
从木板大鼓、河西大鼓、京韵大鼓看运河流域文化血脉传承[J]
.北方音乐,2019,39(17):231-233.
被引量:1
9
马晓男.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野下衡水地区大运河文化带“精品”建设研究[J]
.邯郸学院学报,2019,29(3):116-12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乔雯.
从木板大鼓、河西大鼓、京韵大鼓看运河流域文化血脉传承[J]
.北方音乐,2019,39(17):231-233.
被引量:1
2
赵文昊.
大运河(河北段)音乐非遗的活态传承研究[J]
.黄河之声,2020(23):41-4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赵文昊.
大运河(河北段)音乐非遗的活态传承研究[J]
.黄河之声,2020(23):41-43.
被引量:4
2
赵文昊.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大运河(河北段)音乐非遗的活态传承研究[J]
.黄河之声,2021(15):20-22.
被引量:2
3
张苗,刘凯华.
大运河文化带河北段民间音乐文化传播与传承研究[J]
.黄河之声,2021(24):145-147.
4
吕笙.
论北运河区域《红楼梦》说唱文学[J]
.明清小说研究,2023(1):129-142.
被引量:1
5
魏鲁佳.
大运河(河北段)音乐文化传承研究[J]
.大舞台,2024(3):31-34.
1
刘伟.
京韵大鼓唱腔流派浅述[J]
.中国体卫艺教育,2008(1):22-23.
被引量:2
2
第八届中国评剧艺术节在唐山举办[J]
.剧本,2012(9):84-84.
3
作品赏析[J]
.中国收藏,2015,0(10):140-140.
4
李宏.
评剧青衣“白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
.戏剧之家,2014(10):26-26.
5
百花齐放 越剧百年[J]
.浙江档案,2006(4):32-33.
6
王永霞.
浅谈徽剧的声腔形成以及音乐特色[J]
.广播歌选,2010(8):79-80.
被引量:1
7
江黛骐.
试论四川清音唱腔流派的形成与流变[J]
.四川戏剧,2015(3):39-42.
被引量:3
8
汪铁波.
试谈京剧唱腔流派的发展[J]
.剧作家,2006(3):85-85.
9
王蕴明.
“白派”与评剧 写在小白玉霜诞辰80周年之际[J]
.中国戏剧,2002(10):23-25.
10
王丽娟.
从流派和剧目角度对比吉、评两剧发展的得失[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8):59-60.
黄河之声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