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循环时间和线性时间——大江健三郎和折口信夫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大江健三郎的最新长篇小说《水死》出版于2009年12月,也即被称为零世纪的21世纪最初10年的末期。这部小说给予了自9年前《被偷换的孩子》以来的、被称为大江“晚年的工作”的长江古义人五部曲一个总结。
作者
安藤礼二
史姬淑
机构地区
多摩美术大学美术学部艺术学科
国士馆大学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9-81,共3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大江健三郎
线性时间
循环时间
《被偷换的孩子》
长篇小说
2009年
21世纪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2
1
小森阳一,李薇.
"沉默的螺旋":当今日本新闻媒体的质变[J]
.博览群书,2006(1):64-69.
被引量:4
2
王琢.
人·存在·历史·文学——大江健三郎小说论纲[J]
.社会科学战线,1988(2):299-307.
被引量:6
3
许金龙.
大江健三郎简略年谱(一)[J]
.外国文学动态,2002(5):46-48.
被引量:1
4
胡志明.
“包含着分歧的重复”──从《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看大江健三郎小说方法的文化内涵[J]
.外国文学研究,2002,24(1):107-112.
被引量:4
5
陈多友,小森阳一.
大众媒体墙与心脑控制[J]
.开放时代,2007(5):136-146.
被引量:4
6
渡边比登志《(我在暖昧的日本)与反核理论》,见http://www.ne.jp/asahi/wtnb/2000/opinion/ooe_ambiguity.htm.
被引量:1
7
尾崎真理子:《袭击古义人的暴力和媒体》,为2011年5月5日日中韩三国在东京举办的“思考大江健三郎文学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1
8
西本雅実编集:《大江健三郎先生讲述“广岛”》,载《中国新闻》“广岛和平媒体中心”2010年10月16日.
被引量:1
9
甘涛,方芳.
试比较夏目漱石和大江健三郎的社会参与[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4(2):56-57.
被引量:1
10
顾伟良.
日本“战后文学”以及大江健三郎的文学[J]
.博览群书,2010(1):118-12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陈言.
大江健三郎:在对抗批判中反核[J]
.山东社会科学,2012(6):50-55.
2
邵俊秋.
大江健三郎小说《水死》的多重隐喻[J]
.芒种,2013(12):187-188.
3
黄悦.
《水死》中的神话原型与文化隐喻再探[J]
.中国比较文学,2017(2):191-20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雷晓敏.
《水死》的文学通化解读[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8,29(6):46-52.
被引量:1
2
郎磋.
毁灭与重生:《第三只鸽子的故事》中的神话原型书写[J]
.今古文创,2024(21):36-38.
3
陈世华,徐诗云.
互文与重复:《被偷换的孩子》的叙事研究[J]
.外语研究,2024,41(6):98-103.
4
陳月明.
大江健三郎"水死"における"恢復"と"希望"[J]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19,0(1):465-471.
1
李俊国.
时间意识与中国现代写实小说的叙事类型[J]
.文学评论,2007(2):142-146.
被引量:5
2
观天下[J]
.青年作家,2013(12):5-5.
3
张景韬.
大江健三郎封笔之作《别了,我的书!》[J]
.出版参考,2006(10S):43-43.
4
苗变丽.
论循环时间叙事的精神文化特质——解读莫言的《生死疲劳》[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6(4):106-108.
被引量:3
5
赵文清.
在“时间—价值”的迷宫中游走——穆旦诗歌新论[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4):80-84.
6
李若愚.
循环时间的陷阱[J]
.中学生(初中作文版),2009(1):48-50.
7
向玲玲.
论狄金森死亡主题诗歌中的时间观[J]
.外国语言文学,2009,26(4):263-268.
8
彭露.
打工诗歌的反现代性[J]
.青年文学家,2015,0(10X):11-12.
9
朴裕河,孙军悦.
《水死》:为了崭新的共同体[J]
.山东社会科学,2011(7):82-84.
被引量:2
10
李卫华.
叙述的频率与时间的三维[J]
.文艺理论研究,2013(3):189-196.
被引量:5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