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它山之石,不可代玉——从民族声乐的借鉴谈起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诗经·小雅·鹤鸣》:中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个典故。词典中的解释为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那么,对于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来说,借鉴与融合其他艺术形式,是为了让民族声乐艺术趋向于更完善、更完美。
作者
童丽娜
机构地区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0-113,共4页
Arts Criticism
关键词
民族声乐艺术
借鉴
借助外力
艺术形式
比喻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1
李晓贰著..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418.
2
冯效刚.
从“土洋之争”到“三种唱法”——新中国的声乐表演艺术理论研究概述[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78-84.
被引量:22
3
管林著..中国民族声乐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735.
4
冯长喜.
浅析民歌和其他民族音乐形式的关系[J]
.科技信息,2009(6):215-215.
被引量:2
5
刘承华.
化“中西”为“多元”——从音乐发展战略谈音乐的中西关系[J]
.人民音乐(评论),2001(4):33-36.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
1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总10期—13期)[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4):95-96.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30
1
庄元,刘承华.
中国传统文化对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价值[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7):8-11.
被引量:2
2
王晓俊,刘承华.
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研究综述[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1):6-17.
被引量:15
3
王永桦.
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到中国唱法[J]
.艺术教育,2007(8):64-65.
被引量:3
4
王永桦.
关于中国民族声乐发展趋势的思考[J]
.剧作家,2009(1):105-106.
被引量:6
5
王鸿立.
“土洋之争”新议[J]
.文化学刊,2009(3):63-66.
被引量:1
6
王永江.
阐述民族声乐的发展—吸收—发展的过程[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25):246-246.
7
吴碧霞.
论中外作品演唱的歌唱观念和思维方法[J]
.中国音乐,2009(2):102-111.
被引量:30
8
童丽娜.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历程中现象与问题探究[J]
.北方音乐,2011,31(8):6-7.
被引量:13
9
杨和平.
感性的体验 理性的表达——新中国音乐美学研究60年[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4):349-364.
被引量:33
10
滑静.
略论当代民族唱法音色审美的多元化发展[J]
.中国音乐,2011(4):193-196.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9
1
高宏菊.
中国声乐艺术之路探索[J]
.音乐天地,2008(4):47-49.
被引量:4
2
甘咏梅.
声调摇曳、音韵婀娜——中国民族声乐基本特征新论[J]
.音乐天地,2008(11):43-45.
被引量:3
3
张玉.
浅谈民族声乐对京剧唱腔中喊嗓子的借鉴——如何找到自己最好的音色[J]
.黄河之声,2012(1).
被引量:4
4
郝玫馨,郭建民.
对民族声乐文化现象的几点反思[J]
.音乐研究,2009(6):105-109.
被引量:1
5
丁爱华.
谈民族声乐中润腔[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27(4):199-201.
被引量:5
6
沈尊光.
民族声乐理论探索者——记民族声乐教授丁雅贤[J]
.人民音乐,2010(1):24-26.
被引量:5
7
杨立岗.
中国民族声乐应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参加第四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后的思考[J]
.艺术教育,2010(5):23-24.
被引量:3
8
肖玲.
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与借鉴——以创作歌曲《梅兰芳》为例[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2):142-148.
被引量:59
9
韩雪.
试论民族声乐借鉴原生态唱法的民族风格问题[J]
.北方音乐,2011,31(9):120-12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刘静.
浅论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对风格的影响[J]
.北方音乐,2014,34(3):38-38.
2
杨莉丽.
略论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之辩证关系[J]
.北方音乐,2015,35(17):65-65.
被引量:12
3
王维.
民族声乐表演的继承与借鉴探讨[J]
.才智,2014,0(12):267-267.
4
许秀君.
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J]
.作家,2013,0(04X):215-216.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韦菁.
关于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的辩证关系探讨[J]
.北方音乐,2016,36(4):16-16.
被引量:15
2
徐秀成.
浅论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歌曲风格的关系[J]
.戏剧之家,2016(7):63-63.
被引量:5
3
吉美逸.
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的有机统一[J]
.艺术评鉴,2016,0(13):105-106.
被引量:7
4
同飞.
浅论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歌曲风格的关系[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7,0(4):97-98.
被引量:3
5
叶丹.
试析民族声乐演唱技法和艺术风格的融合[J]
.鄂州大学学报,2017,24(4):58-59.
被引量:2
6
王松.
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2017,0(6):135-136.
7
张云露.
民族声乐演唱者如何正确把握陕北歌曲的风格性[J]
.北方音乐,2017,37(23):36-36.
8
杨振.
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之辩证关系[J]
.北方音乐,2019,39(1):55-55.
被引量:1
9
李艳慧.
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声乐》课程多元化教学研究[J]
.当代音乐,2019(5):51-53.
被引量:2
10
于君.
基于演唱多样性的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及实践策略[J]
.韶关学院学报,2020,41(5):95-98.
被引量:3
1
弗朗西斯科.凯沃.赛瑞勒,汪溪涓.
臻于现实(下)[J]
.中国艺术,2014(3):70-85.
2
翟冬倩.
浅谈器乐演奏中的内心听觉[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0(9):83-83.
3
杨捷.
天马行空任驰骋--历代玉马赏析[J]
.中国宝石,2002,11(2):193-195.
4
李密.
谈偶戏表演的艺术审美[J]
.戏剧之家,2012(8):46-46.
5
包钰,唐英.
彳亍——工艺之道[J]
.求知导刊,2016(35):152-152.
6
邱靖逸.
结合徐冰作品浅谈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J]
.人间,2015,0(33):49-49.
7
Ruth Kassinger,洪馥芝.
黄金热:诱惑与传承[J]
.疯狂英语(初中天地),2009(3):50-53.
8
蒋佳,王英梅.
浅谈实验动画中的创新精神[J]
.电影文学,2013(21):56-57.
9
孙德明,王瑶.
汉代玉蝉设计艺术美学研究[J]
.美术大观,2012(6):160-160.
10
朱丽娜.
浅谈音乐中的表情艺术特征[J]
.音乐时空,2012,0(9X):142-143.
艺术评论
2011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