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福柯主体之思的阶段性发展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历时性角度入手,分析了福柯主体之思的三个阶段性发展:第一阶段(1970年以前)是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时期,在这一时期福柯发现大写的主体在本质上是一种话语的建构,"人"的历史并不长,并即将消亡。第二阶段(1970~1976年)是福柯的权力谱系学时期,在这一阶段福柯转向了对现代个体的生存考察,并发现了个体背后所隐藏的支配的力量——权力与知识的共谋。第三阶段(1976年以后)则是福柯伦理谱系学时期,福柯提出了"生存美学"的设想,为被规训的个体如何实现一种有个人风格的生存提供了一条解决之道。
作者 郭彧
出处 《咸宁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4-47,共4页 Journal of Xianning University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9q149)项目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法]米歇尔·福柯.何为启蒙?[A].福柯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 2[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8. 被引量:5
  • 3[法]米歇尔·福柯著.莫伟民译.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1. 被引量:1
  • 4[法]米歇尔·福柯.尼采、谱系学、历史[A].王简,译.杜小真编选.福柯集[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被引量:2
  • 5[法]米歇尔·福柯著 刘北成 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5.. 被引量:5
  • 6汪民安.福柯的界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 7[法]吉尔·德勒兹著.刘汉全译.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德勒兹访谈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被引量:1
  • 8莫伟民.主体的命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被引量:8
  • 9[法]米歇尔·福柯著.余碧平译.性经验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被引量:2
  • 10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的基本意义[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1):21-30.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6

  • 1[1]Defradas.Les thèmes de la propagande delphique.Paris:Klincksieck,1954. 被引量:1
  • 2[2]Deleuze.Pourparlers.Paris:Seuil,1990. 被引量:1
  • 3[3]Foucault.Dits et Ecrits.I-IV.Paris:Gallimard,1994. 被引量:1
  • 4[4]Foucault.L'Herméneutique du sujet.Paris:Gallimard/Seuil,2001. 被引量:1
  • 5[5]Foucault.Le pouvoir du psychiatrique.Paris:Gallimard/Seuil,2003. 被引量:1
  • 6[6]Hadot.La philosophie comme manière de vivre.Paris:Albin Michel,200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4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