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城市生态系统对城市化的响应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城市生态系统作为自然、社会、经济共同组成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必然要求城市和谐融入生态系统的大范畴。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城市生态系统在宏观、微观领域都在响应城市化进程,强调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最终达到构建生态城市的目标,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作者
郑杰
机构地区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艺术系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
2011年第6期50-54,共5页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城市化
生态化
生态城市
分类号
F291.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6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5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秦书生.
复合生态系统自组织特征分析[J]
.系统科学学报,2008,16(2):45-49.
被引量:19
2
常子龙.
江西省城市化的空间差异分析[J]
.时代经贸(下旬),2008,6(3):116-118.
被引量:3
3
范光华.
安徽省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9):815-817.
被引量:6
4
赵艳霞.
山东省城市化区域差异发展研究[J]
.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6):56-57.
被引量:9
5
欧向军.
江苏省县市城市化水平差异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06,21(3):45-50.
被引量:14
6
宣国富,徐建刚,赵静.
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3):47-51.
被引量:98
7
姜乃力.
论城市生态系统特征及其平衡的调控[J]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2):187-190.
被引量:6
8
陈继红.
浅析城市生态系统特征[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4):56-57.
被引量:13
9
孙亚范,余海鹏.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差异及其特征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04(1):91-9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56
1
张耕田.
关于建立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探讨[J]
.城市问题,1998(1):6-9.
被引量:75
2
代合治,刘兆德.
复合指标法及其在测度中国省域城市化水平中的应用[J]
.城市问题,1998(4):21-24.
被引量:68
3
毛锋.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机理探析[J]
.人口与经济,1997(6):31-37.
被引量:7
4
王继军,谢永生,卢宗凡,权松安.
退耕还林还草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初探[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134-137.
被引量:42
5
张峰.
山西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特征及恢复对策[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151-153.
被引量:20
6
曹新向,郭志永,雒海潮.
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2):192-195.
被引量:96
7
莫宏伟,任志远,谢红霞.
延安市城郊区土地利用动态与生态效应变化[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4):130-133.
被引量:31
8
黄扬飞,徐月虎,丁金宏.
1990年代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模式研究[J]
.人口研究,2002,26(4):72-78.
被引量:18
9
欧向军,顾朝林.
江苏省区域经济极化及其动力机制定量分析[J]
.地理学报,2004,59(5):791-799.
被引量:140
10
李凤,陈法扬.
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6):187-189.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150
1
黄艳平,伍世代.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分析[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2):132-135.
被引量:3
2
何佳荣,赵明华.
基于ArcGIS的山东省区域经济实力和主体功能区划的相关性分析[J]
.科技经济市场,2008(9):62-64.
3
孙雪,杨文香,何佳.
新型城镇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J]
.地下水,2012,34(2):124-126.
被引量:25
4
欧向军.
江苏省县市城市化水平差异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06,21(3):45-50.
被引量:14
5
魏遐,唐伽拉.
城市生态公园旅游规划方法研究——以温州生态园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06,25(1):122-128.
被引量:11
6
唐伽拉,魏遐.
城市生态公园理论与案例研究——以温州生态园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237-242.
被引量:8
7
方音,姚丽丽.
山东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4):19-24.
被引量:38
8
宋桂君,刘秀华.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化发展限制因素分析[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80-82.
9
欧向军,吉婷婷,蒋田南,史冬防.
1996年~2004年江苏省县市城市化水平空间演变分析[J]
.规划师,2006,22(9):56-59.
被引量:4
10
吴昊.
对苏州城市化问题的探索[J]
.商业经济,2006(12):29-31.
被引量:1
1
刘佳刚.
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与响应研究[J]
.消费经济,2011,27(1):72-75.
被引量:2
2
缙云县永康商会举行迎春联谊晚会[J]
.浙江工商,2011(1):47-48.
3
李波.
基于竞争情报的企业快速响应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7):103-105.
4
曹永辉.
生态承载力视角下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响应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8):832-835.
被引量:5
5
王冉,张婷.
行政区划调整的城市化响应研究——以江苏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08,15(6):97-101.
被引量:8
6
李梅.
我国物流成本和GDP的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J]
.物流技术,2013,32(9):301-303.
被引量:1
7
孙平云.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J]
.城市发展研究,1996,3(6):18-22.
被引量:1
8
张蕾.
备件快速客户响应研究[J]
.全国商情,2014(32):30-31.
9
周林意,赵果庆.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研究[J]
.科技和产业,2013,13(10):1-6.
10
路春燕,卫海燕,白俊燕.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化发展生态环境压力响应研究——以延安市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4):61-66.
被引量:14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