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例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学检测
出处
《中国医师杂志》
CAS
1999年第11期48-48,共1页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
参考文献4
-
1陆德源.医学微生物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43. 被引量:7
-
2孙志勤,周建明,张丹,董宗祈.武汉地区1978至1993年间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实验研究及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4,9(1):42-43. 被引量:7
-
3王之梁 高丽梅 等.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病原学及临床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1978,2:76-76. 被引量:1
-
4盛锦云,张建华.小儿肺炎病毒学与临床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1992,30(4):203-204.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5
-
1段佩若,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0年,13卷,89页 被引量:1
-
2段佩若,中华医学杂志,1989年,69卷,174页 被引量:1
-
3傅文永,中华儿科杂志,1985年,23卷,196页 被引量:1
-
4孙志勤,董宗祈,熊保华,黄开伟,彭兆磷,刘三胜,孙诗红.用咽脱落细胞包涵体检测法诊断病毒性肺炎的研究[J]武汉医学杂志,1986(03). 被引量:1
-
5董宗祈,杨季清,孙志勤,陈丹萍,田慕贞,丰浩春,董继华,任启文,冯玲玲.武汉地区婴幼儿肺炎病毒病因的研究[J]武汉医学,1983(0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3
-
1冉从兰,李晋蜀,黄成,骆祥如,沈伟.1426例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分析[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3(2):109-110. 被引量:1
-
2曲明旭,王秀娟,刘丕松.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死亡病例118例病原菌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4,33(11):995-996.
-
3孙丽霞,黄敬孚,张华.天津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24):129-130. 被引量:13
-
4陈伟文,冯文悦,崔楚平,莫群彩.云浮市市售3类食品肠道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5,21(12):1881-1883.
-
5周晓聪,徐强,董琳,陈小芳,罗运春,李昌崇.438例小儿肺炎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J].浙江预防医学,2008,20(1):60-60. 被引量:5
-
6潘秀军,吕婕,沈立松.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儿童多种呼吸道病毒抗原的临床应用[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22(3):267-270. 被引量:10
-
7陈六英,黄雄七,胡永红,梅魁敏,陈志军,胡桂珍,俞火,熊勇华,钟青萍,杨荣鉴.抗A组轮状病毒鸡卵黄免疫球蛋白的临床评价[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4):225-226. 被引量:11
-
8黄雄七,陈六英,梅魁敏,杨荣鉴.免疫制剂IgY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应用[J].江西医药,1998,33(5):284-286. 被引量:2
-
9段佩若,张励力,韩洪彦,张容惠,赵华,林京.抗8种主要呼吸道病毒单抗杂交瘤细胞库的建立和临床应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9,15(2):74-76. 被引量:2
-
10邵曰杰,吴碧芬,王鹏程.中西医结合救治婴幼儿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2):104-104.
-
1刘瑜,程茜,郑惠连.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毒学检测分析[J].重庆医学,1999,28(3):182-183. 被引量:3
-
2钟燕.肺部感染病毒学检测对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临床评价[J].小儿急救医学,2002,9(2):96-96.
-
3谢万灼.骨髓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防治研究[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1,24(1):69-71. 被引量:3
-
4李燕宁,劳慧敏.625例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12):778-779. 被引量:3
-
5郑剑峰.不同病毒致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差异性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5):457-457.
-
6龚朝阳,张懋祖,成柯.肾移植术后合并重型肝炎临床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0):1190-1191. 被引量:2
-
7邵卓.68例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检测结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2). 被引量:1
-
8雷丽.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学检测与危险因素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1):6-8. 被引量:4
-
9金玉,李宇宁,段红梅,吴瑛.兰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病原学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3(3):315-316. 被引量:2
-
10林奕芝,何雅青.1997~1999年深圳市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状况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1,17(9):10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