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低碳经济下甘肃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现已成为区域工业生产的一个发展方向。甘肃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内陆省份,其工业发展往往以高耗能、低产出行业为主。本文从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出发,重新界定了低碳经济下工业主导产业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甘肃工业部门为实证对象,对低碳经济下的甘肃工业主导产业选择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作者
金自乾
张敏
机构地区
甘肃第六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发展》
2011年第6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甘肃
工业主导产业
分类号
F4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05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68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胡本田.
论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J]
.技术经济,2004,23(6):14-16.
被引量:8
2
郭克莎.
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J]
.中国工业经济,2003(2):5-14.
被引量:157
3
李轶平.
我国工业主导产业演进及产业群分布初探[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0,18(4):44-50.
被引量:2
4
郑玉歆.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由东亚经济增长方式的争论谈起[J]
.经济研究,1999,34(5):55-60.
被引量:208
5
陈淮编著..日本产业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60.
6
(日)植草益著,卢东斌译..产业组织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91.
二级参考文献
7
1
[5]卢振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2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各国工业化概况与趋向》,中译本,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0年版.
被引量:1
3
世界银行:《中国经济结构变化与增长的可能性和选择方案》,中译本,北京,气象出版社1984年版.
被引量:1
4
钱纳里、鲁宾逊、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被引量:1
5
乔根森:《生产率,第2卷: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中译本,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年版.
被引量:1
6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金融稳健与亚洲的可持续发展[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3):1-12.
被引量:52
7
郑玉歆.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其增长的规律——由东亚增长模式的争论谈起[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15(10):28-34.
被引量:82
共引文献
368
1
杨天英,夏锋.
供需协调视角下我国旅游经济增长方式选择[J]
.产业经济评论(山东),2021(3):82-120.
被引量:2
2
朱少英,吴雨芯.
广西民营上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J]
.广西经济,2021(9):1-7.
3
王雅清,李庆宁.
构建基于全球视角的协调型产业政策体系[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4):8-10.
被引量:3
4
康梅.
基于(k,y)空间技术分解的企业投资效率评价[J]
.中国管理科学,2007,15(6):118-124.
被引量:2
5
李志翠.
“新经济”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17(5):39-41.
被引量:1
6
刘琳.
从东亚模式争论中看经济增长中技术的作用[J]
.时代经贸,2008,6(S1):58-59.
7
李振佑.
甘肃工业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3):75-76.
8
朱涛,翟云堂.
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振兴产业的基准选择[J]
.中州大学学报,2010,27(1):9-11.
9
李丽.
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J]
.经济与管理,2004,18(7):34-35.
被引量:2
10
李静,彭飞,毛德凤.
资源错配与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
.财贸研究,2012,23(5):46-53.
被引量:51
同被引文献
7
1
薛领.
合肥主导产业层次选择模型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2):4-8.
被引量:8
2
童江华,徐建刚,曹晓辉,徐芳.
基于SSM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以南京市为例[J]
.经济地理,2007,27(5):733-736.
被引量:82
3
薛丽芳,欧向军,谭海樵.
基于熵值法的淮海经济区城市中心性评价[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25(3):63-66.
被引量:39
4
杨友孝,程程.
从支柱产业角度透视主导产业选择——以广州花都临空经济区为例[J]
.国际经贸探索,2009,25(8):27-31.
被引量:8
5
徐大丰.
低碳经济导向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基于上海产业关联的实证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0):6-9.
被引量:23
6
蔡兴.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主导产业选择[J]
.系统工程,2010,28(12):105-110.
被引量:12
7
安果,李青.
城市低碳发展的熵值-灰色系统评判模型[J]
.统计与决策,2011,27(19):26-3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丁慧.
基于熵值法的广州低碳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
.科技和产业,2016,16(8):35-3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杨鹏,张润强.
转型升级视角下广西增强工业主导作用的路径研究[J]
.创新,2019,13(2):106-118.
被引量:1
2
刘妙品,鲁亚运.
广州市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23(21):4-7.
1
林晔,张志明,倪芝青.
杭州市跨世纪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J]
.杭州科技,1999,20(1):14-16.
2
陈齐广.
关于福州市工业主导产业的探讨[J]
.技术经济与管理,1992(3):12-13.
3
廖兰.
“入世”对甘肃工业产品价格的影响[J]
.发展,2003(5):52-53.
4
徐桂珍,孔繁沧.
丘陵地区农业资源主导产业的选择[J]
.农业科技管理,1999,18(6):32-34.
被引量:1
5
卜春燕.
内蒙古自治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科技支撑[J]
.前沿,2001(12):48-50.
被引量:1
6
谢晓军,邱燕.
战略产业与主导产业的选择:汽车与摩托车发展浅议[J]
.汽车情报,1997(1):14-17.
7
连好宝.
论主导产业的选择[J]
.发展研究,1997,14(4):13-14.
被引量:4
8
段友爱.
云南省畜禽养殖业如何在低碳经济下可持续发展[J]
.民营科技,2016(2):230-230.
9
孙继凤.
烟台市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与结构的优化[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3(1):53-57.
10
李济朝.
充分认识和发挥甘肃工业的优势[J]
.党的建设,2000(1):4-5.
发展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