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能源消费水平的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区域能源消费水平的基本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的解析,说明区域之间能源消费所受到的分层次多种因素的影响,探讨了区域能源消费比较应考虑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提出了建立区域能源消费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设想。
作者
高新才
罗捷茹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宏观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89,共7页
Macroeconomics
关键词
区域能源
消费水平
影响因素
评价指标
分类号
F4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1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054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16
1
《BP能源统计2009》.
被引量:1
2
国际能源机构.《世界能源展望2008》.
被引量:1
3
张晓平.
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资源科学,2008,30(6):883-889.
被引量:52
4
国涓,王玲,孙平.
中国区域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
.资源科学,2009,31(2):205-213.
被引量:34
5
史丹.
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J]
.经济研究,2002,37(9):49-56.
被引量:321
6
王玉潜.
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因素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20(8):151-154.
被引量:162
7
Aleantara Vicent,Rosa Duarte. Comparison of energy intensities in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Results of a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 Energy Policy,2004,32(2).
被引量:1
8
韩智勇,魏一鸣,范英.
中国能源强度与经济结构变化特征研究[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23(1):1-6.
被引量:292
9
张晓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38-41.
被引量:88
10
吴巧生,成金华.
中国工业化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析——基于分解模型的实证分析[J]
.财经研究,2006,32(6):75-85.
被引量:148
二级参考文献
131
1
张庆君.
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中国省际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4):29-34.
被引量:6
2
蒋金荷.
提高能源效率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策略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1(10):16-23.
被引量:130
3
宣能啸.
我国能效问题分析[J]
.节能,2004,23(10):3-7.
被引量:22
4
马晓君.
分析GDP和能源、就业及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之间的关系[J]
.统计教育,2004(6):26-29.
被引量:16
5
陈丽萍.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指标简介[J]
.国土资源情报,2004(11):47-49.
被引量:4
6
张晓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38-41.
被引量:88
7
吴巧生,成金华,王华.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变动——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5(4):30-37.
被引量:179
8
施发启.
对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及成因的初步分析[J]
.统计研究,2005,22(5):8-11.
被引量:63
9
李俊.
中国区域能源供求及其因素分析[J]
.自然资源,1994(2):34-40.
被引量:13
10
孟斌,王劲峰,张文忠,刘旭华.
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J]
.地理科学,2005,25(4):393-400.
被引量:462
共引文献
1054
1
高奥蕾,张华,倪昌城,乔洪洋.
基于面板数据的部门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20(6):4-12.
被引量:2
2
付俊文,赵红.
宁夏能源金融风险控制的动力机制对策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5):150-155.
3
李影.
“福音”还是“诅咒”——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J]
.经济论坛,2009(6):19-22.
被引量:9
4
彭远新,林振山.
江苏、安徽能源强度比较分析与启示[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4):345-350.
被引量:7
5
郝龙芹.
对当前我国能源问题的思考[J]
.集宁师专学报,2009,31(4):84-87.
6
秦廷国.
农民增收问题探析[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9(2):24-26.
被引量:1
7
刘晓逸.
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能源消费模式改进研究[J]
.中外能源,2012,17(5):5-11.
被引量:4
8
周芸.
基于区域差异的能源强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
.商业时代,2012(22):134-135.
9
董梅,闫晓萍.
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和短期影响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的再检验[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28(6):36-42.
被引量:2
10
吴刘仓,程晓歌,马婷.
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环境关系的实证分析[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2):59-6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0
1
吴小翠,周兵兵,朱继业.
我国中部地区能源消费省域差异的多层次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2):357-361.
被引量:10
2
梁琳琳,卢启程.
基于碳夹点分析的中国能源结构优化研究[J]
.资源科学,2015,37(2):291-298.
被引量:22
3
袁晓玲,屈小娥.
中国地区能源消费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9):58-64.
被引量:22
4
林伯强,姚昕,刘希颖.
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战略调整[J]
.中国社会科学,2010(1):58-71.
被引量:266
5
马立平,陈首丽.
产业结构变化对我国能源消费的动态冲击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10,26(8):117-119.
被引量:4
6
张嘉涛.
江苏“河长制”的实践与启示[J]
.中国水利,2010(12):13-15.
被引量:72
7
董锋,谭清美,周德群,李晓晖.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对中国能源消费量的影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协整检验两步法的实证[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6):22-27.
被引量:32
8
张建坤,冯亚军,刘志刚.
基于DPSIR模型的旧城更新改造可持续评价研究——以南京市秦淮区为例[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80-87.
被引量:8
9
ALFI Alireza.
具有适应性突变和惯性权重的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及其在动态系统参数估计中的应用(英文)[J]
.自动化学报,2011,37(5):541-549.
被引量:46
10
王书明,蔡萌萌.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河长制”评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9):8-13.
被引量:155
引证文献
3
1
肖丽,王宇波.
泛珠三角区域能源消费差异实证分析[J]
.特区经济,2015(12):21-24.
2
沈晓梅,姜明栋.
基于DPSIRM模型的河长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人民黄河,2018,40(8):78-84.
被引量:23
3
孟凡生,邹韵.
基于SPA-TOPSIS方法的能源结构优化程度评价[J]
.运筹与管理,2018,27(11):122-130.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王叶,张书铨.
三种主要综合评价方法的对比——基于几何的视角[J]
.现代商贸工业,2021,42(S01):126-128.
被引量:2
2
章运超,王家生,朱孔贤,闵凤阳.
基于TOPSIS模型的河长制绩效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人民长江,2020,51(1):237-242.
被引量:27
3
骆正山,耿玉静.
海底管道泄漏风险的MPSO-SPA评估模型[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38(7):1015-1019.
被引量:5
4
钟凯华,陈凡,角媛梅,刘欢.
河长制推行的时空历程及政策影响[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9):106-110.
被引量:5
5
崔东文.
改进蝴蝶优化算法-投影寻踪模型在区域河长制考核评价中的应用[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1(5):12-18.
被引量:10
6
黄鲁成,刘春文,吴菲菲,杨早立,李晓宇.
一种基于联系向量“垂面”距离的改进TOPSIS多属性决策方法[J]
.系统工程,2019,37(6):119-129.
被引量:17
7
汪群,钱慧丽.
基于可视化分析的河长制研究热点综述[J]
.资源与产业,2019,21(5):52-62.
被引量:4
8
邱月,曹小红.
基于PSR模型的河长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以汾河河长责任审计为例[J]
.会计之友,2020,0(4):26-32.
被引量:8
9
万炳彤,赵建昌,鲍学英,李爱春.
基于SVR的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承载力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2):896-905.
被引量:23
10
张沁玥,姚庆,王馨玉,张泽.
江苏盐城河长制推行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2020(15):40-41.
被引量:3
1
高新才,罗捷茹.
区域能源消费水平的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分析[J]
.大陆桥视野,2015,0(2):11-15.
2
申玉军,王长江.
浅谈农村小康社会的特征及评价指标[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0):48-49.
被引量:1
3
吴宗鑫,刘滨,齐志新.
美国和日本能源消费比较对我国的启示[J]
.当代石油石化,2005,13(9):25-28.
被引量:10
4
张孝松.
国内外天然气消费比较及政策建议[J]
.能源政策研究,1996(1):58-62.
5
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比较表[J]
.金融信息参考,2004(3):40-40.
6
曹志鹏,李倩,李宇才.
陕西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互动关系研究[J]
.企业经济,2013,32(4):140-143.
被引量:10
7
影响钢材价格的因素[J]
.摩托车信息,1996,0(2):24-24.
8
冯起.
中美两国10年的钢材消费比较[J]
.冶金经济与管理,2001(5):15-17.
被引量:1
9
冯起.
中美两国近10年的钢材消费比较[J]
.安徽冶金,2001(3):15-18.
10
张孝松.
我国与世界天然气消费比较及其启示[J]
.科技新能源,2000(1):8-13.
宏观经济研究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