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现实沃土之沉思 爱情王国之绝唱——《呼啸山庄》与《简·爱》对比研究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虽然《呼啸山庄》与《简.爱》无论在主题、爱情观还是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不一样的风情,但相近的家庭背景,类似的文学熏陶,决定了两姐妹的文学创作有很强的可比性。在《简.爱》里夏洛蒂.勃朗特更多的是披露个人的情怀,而妹妹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本身就是一本社会小说,更多的是对近代文明的控诉。《呼啸山庄》代表的是英国小说的一条绝径,而夏洛蒂对女性内心痛苦的现实主义刻画却带给英国小说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姐妹俩屹立在现实的沃土上反抗现实,但都难以超越"我爱","我恨","我受苦",最终不免为现实所牵制。
作者 王喆
出处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22-125,共4页 Journal of Chang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2010年度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编号:10SA09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 1[德] 马克思.英国资产阶级[A].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三卷[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被引量:2
  • 2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M].王蕙君、王蕙玲译.奎屯: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 3夏·勃朗特.简·爱[M].黄源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 4格拉日丹斯卡娅.勃朗特姐妹(1955)[A].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被引量:1
  • 5蒲若茜.《呼啸山庄》与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2002(1):47-54. 被引量:68
  • 6高继海著..英国小说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40.
  • 7王国富,等译.英国古典小说五十讲[Z].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 被引量:1
  • 8罗英主编..世界文学名著精要导读[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457.
  • 9弗吉妮亚·伍尔夫.《简·爱》和《呼啸山庄》(1925)[A].见杨静远编选.勃朗特姐妹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被引量:1
  • 10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27

  • 1蒲若茜.对《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爱的原型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9(2):111-118. 被引量:31
  • 2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2001(2):90-101. 被引量:292
  • 3盖斯凯尔夫人.《夏洛蒂·勃朗特传》.张淑荣,等译.北京:团结出版社,2000年,第11—12页. 被引量:1
  • 4David Cecil, "Emily Bronte and Wutheriag Heights", Early Victorian Novelists: Essays in Revaluation, London: Constable & Co. Ltd., 1934, p. 180. 被引量:1
  • 5Emily Bronte, Wuthering Heights,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1950 被引量:1
  • 6David Punter, The Literature of Terror, London: Longman, 1980, p. 6. 被引量:1
  • 7李赋宁,刘意青,罗经国主编.《欧洲文学史》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38页. 被引量:2
  • 8Marie Mulvey-Robert, ed,, The Handbook to Gothic Literatur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8, p. 27, p. 111--112, p. 112, p. 112,p. 112, p. 116, p. 28, p. 28. 被引量:1
  • 9R, Crump, "Charlotte and Emily Bronte: 1846-1945". 被引量:1
  • 10方平.《希望在人间—论<呼啸山庄>》.《呼啸山庄》译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第24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07

同被引文献32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